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显微镜下的太平镇 > 第114章 将就过年(1/4)
    汪秀民的弟弟,反革命分子汪秀林于一九六二年十二月底回到了太平镇。

    汪秀林解放前是白党党员,历任金城县三青团副书记兼省特会金城县分会副主任、金城县“肃匪”委员会副主任、金城县戡乱建国运动委员会副主任。

    依他这种资历,怕是死十次都有余,但此人极端狡猾,行事十分隐秘,而且在关键时刻揭发和检举了很多白党分子。

    经过他的情报,政府曾一度抓获五十四名白党潜伏分子。

    由此,他只被收监而没有被彻底镇压。

    经过十一年的监狱生活,昔日白净而潇洒的汪秀林已一去不返,取而代之的是骨瘦如柴、脸色苍白、脊梁已经开始弯曲的汪秀林。

    他坐在哥哥汪秀民面前,听完哥哥的悉心教诲,只用灰白的眼仁瞟了一眼强悍精壮的二哥,不再说半句话。

    敏锐的汪秀民从弟弟那灰白的眼仁后面似乎读到了一首邪恶的歪诗——那是一对濒临死亡想最后爆发的狼一般的眼睛。

    汪秀民叹口气,惋惜地摇着头回到自己的屋里去了。

    一九六三年的春节是公共食堂解体后的第一个春节,它显得比往年热闹比往年充实,人们最终战胜了三年特大自然灾害。

    上面的《六十条》于年前就在太平镇得到了实施,自留地再度回到社员的手中象法宝一样变化出蔬菜和粮食。

    “三包一奖”的农业生产责任制使广大社员有了盼头有了奔头也有了劲头,尽管温饱问题还在困惑着人们,但人们终于可以自己打灶自己生产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

    大年三十晚上通街亮起形形色色的檐灯,给太平镇增添了节日的喜庆,而各家各户大门前鲜红的对联更给这种喜庆增加了一丝吉祥。

    贾仁义前年冬天就调到了县公安局任职,大年初一的上午他突然回到了太平镇,同他一起回太平镇的还有另外两名荷枪实弹的年轻同志。

    他没有回家,直接向公社走去,留守值班的是副社长老红军李元善和办公室的罗小锣。

    一年前李元善到县上申请辞职,想做一名普通的老百姓。

    县委组织部领导很为难,劝他道:“你是对革命有重大贡献的人,还是在太平镇挂个职吧,当副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