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显微镜下的太平镇 > 第107章 观音米(2/4)
  贾新河一声不吭地听仁义说完,突然问了一句:“这是上面的文件还是你娃脑壳发热?”

    “你这就不用管了,执行就行,”贾仁义看了看吴奉民和汪秀民,然后叹了口气说:

    “实话说吧,上面没有文件,这是章书记和李元善社长研究通过的,他俩指示我们不要张扬。“

    “吴书记你们也具体合计下看还有什么问题,如果没有更好的办法,就照我说的去办。”

    “有什么后果我一人承担,作为一名党员,我应该对人民负责!”

    贾新河听完,说了句“乱球弹琴!”然后站起来出门了。

    ……

    太平镇黄桷树梁子上仅存的一棵百年老树见证了那段艰苦的岁月,它能够侥幸地生存下来,是因为它身上吊着必须每天召唤社员们出工收工的三百多斤的大铜钟。

    半年后,食堂打饭的人们不再从容不迫昂首而行了,从国库里拨来的每人每天二两四钱稻谷连壳磨成粉,煮成清稀的浆糊使人们明白了一个道理,目标不是一夜之间就可以实现的!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贾新河以最坚决的态度顶住了儿子贾仁义将食堂一分为三的指示。

    汪秀民不管三七二十一,把他冲锋排的三十多号人拉出去另立了炉灶。

    贾新河说汪秀民破坏公社食堂,汪秀民就问他是贾仁义贾副记的官大还是他的官大?

    问完也不经贾新河同意,就派人收拾了屋子另外砌了新灶。

    那年秋天,人们看着自己辛苦一年的收成没有一点喜悦之情,有的只是沮丧,由于持续的旱灾和虫害,从稗草、牛毛毡中寻找出来的稻谷事实上亩产不到两百斤。

    成片的树林被虫害啃得光秃秃,最后完全枯死。

    尽管上面实行了一平二调的政策,组织人力到邻近的公社去担红苕、萝卜等来赈济太平公社的饥民,但饿死人的事却还是发生了,并且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恐慌。

    人们开始在自己的家中悄悄搞小灶煮野菜,有胆子大的甚至揭了营部盖有“贾新河”私章的封条,偷偷研磨米糠和粮食。

    一时间,青麻根和芭蕉树根是人们争夺的佳肴,观音米逐渐被一部分胆大的开拓者食用。

    公共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