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显微镜下的太平镇 > 第98章 豆花诗人郑功名(1/4)
    在柳青青亲眼目睹之前,他从来没有看到这么完美、这么连贯的手法。

    以至于他在罪恶感中,看到了一种技巧的艺术。

    完美的艺术使得他的心跳逐渐平息。

    他看到了传说中的庖丁解牛。

    当然,这只是打一个比方。

    事实上柳青青看到的是庖丁解麻雀,同样的,此庖丁也并非彼庖丁。

    从麻雀的膝关节折断,顺着一撕,皮毛尽褪,再一刀下去,去其头,再用两指从喉咙伸进,扣出五脏

    一只鲜嫩而又赤裸、待人烹饪的麻雀肉呼之欲出。

    解麻雀的庖丁不是古代厨艺冠绝天下的那个庖丁,这个庖丁是郑秃子,他的学生偶尔也叫他郑老师。

    郑秃子的表情很兴奋,挨批斗的阴影已不复存在。

    此前还嚷着要割贾仁慈小鸡鸡的郑秃子今天表现得十分义气,他对身边的贾仁慈和柳青青说:

    “你两个去摘南瓜叶子,摘大的,摘多点,我给你们整火烧辣子鸟。”

    关于对死麻雀的善后,原来贾仁慈早就有预谋,难怪他不赞同柳青青厚葬。

    郑秃子虽然是教师,但他并没有传承孔子的仁治和慈祥。

    他天生贪吃。

    蛇,鼠,麻雀,等等,只要身上长肉的,他都喜欢吃。

    除了喜欢吃山上跑的,天上飞的,他还喜欢吃豆花。

    只要有人说到贾新书的豆花,他就会即兴作出一首诗。

    现在摘抄一首,以为佐证:

    早晨起来生相思,

    遥想豆花娇欲滴。

    嘴角垂涎三千丈,

    甘甜入喉胜美食。

    贾新书对会作诗的郑秃子十分钦佩,郑秃子每作一首赞美他豆腐的诗,贾新书就会免费送他一碗豆花。

    从第一首诗开始,郑秃子给贾新书的豆腐作了不下于五十首诗,也就白吃了五十多碗豆花。

    一时间,成为了太平镇小有名气的豆花诗人

    不过,后来终于文思枯竭,江郎才尽。

    实事上也不是郑秃子作不出诗,而是罗美美把作诗的难度提高了,她在豆腐坊里悬挂了一幅李白的“床前明白光,疑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