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氏一族数代单传,到蒋万年这一代,由于他常年住在军营,只生得一女叫青梅。
母亲撞墙死后,青梅尚在县城读书,料理完父母的后事,她就不再上学。
开始吃斋念佛,被人称作“斋姑娘”。
蒋万年的姑婆是柳百成的继母,蒋万年夫妇去世后,柳百成曾多次上街收养遗孤蒋青梅。
青梅一心念佛,拒不相随,也不结婚。
为父母守孝三年后,她就悬梁自尽。
柳百成悲痛不已,办了后事。
柳家和太平镇的人都说蒋氏一脉断了香火,又无别的旁亲近戚,那蒋家祠堂自当归入柳百成。
柳百成听后淡淡的笑道:
“一切有为德,如梦幻泡影,如雾也如电,应作如是观!”
于是,蒋家祠堂成了公祠。
柳老先生柳玉山辞职回乡办学,很受当时的邱水河县长的赞赏。
他亲自拨款五百大洋,并给太平镇公所下了批文:准许柳玉山先生回乡办学,镇公所务必全力支持兴办学堂。
太平镇当时的镇长崔启程看了批文后,不敢怠慢,亲自挂帅成立了办学筹备小组。
他亲任组长,柳玉山和柳玉德任副组长。
组员有罗举人、张秀才、雷光阳、欧碧霞。
学堂地址选定为破壁残垣的蒋家祠堂。
经过一番维修,太平镇第一所学堂成立了,校长的重任自然落在了柳玉山老先生的肩上。
所以,多年后学堂的维修也顺理成章地成了柳玉山自己家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