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玛蒂尔达并不是一个优秀的军事家,她在与斯蒂芬的作战中屡尝败绩,多次被斯蒂芬包围甚至活捉,如果不是命运,她早就死在斯蒂芬国王的手里了。
她知道自己军事才能平庸,可没办法,儿子拒绝当统帅,她又不能把军队交给其他贵族,就只能自己赶鸭子上架。
可是她找坎特伯雷大主教商议,大主教却拒绝了继续担任摄政王的请求,同时向她提议,请赵桓派军事将领负责指挥作战。
当然名义上的统帅依旧是亨利国王,但具体指挥由赵桓派出的军事将领负责,也就是组成一个参谋团来为亨利制定作战计划,亨利只需要执行就可以。
这个建议顿时让玛蒂尔达茅塞顿开,她马上去找赵桓商议,看能否如此。
她原以为赵桓会答应,不过赵桓是根本不会参与这趟浑水的,他要英格兰继续内战,但又不愿意把战败的缘由归于宋军将领的指挥。
因为这场战斗他不会取得胜利,而希望双方打得越惨烈越好,这样的战争怎么可能让宋军去参与呢?
但赵桓提出了一个很冠冕堂皇的理由,他告诉玛蒂尔达:“宋军早就明确表态,不参与欧洲的内部战争,除非遭到了敌人的主动进攻。
所以他们是不会参与的,包括他们的将领也不会参与欧洲内战的军事指挥,而我一个商人是不能左右宋军将领的决定的,所以这个忙我帮不了。”
玛蒂尔达很是失望,不过很快赵桓就给她提了一个很好的建议,让她转忧为喜。
赵桓说道:“虽然大宋的将领不能参与军事行动,也不能为你们制定作战计划,但你们不乏优秀的军事人才。
你们可以在这么多年内战取得胜利的将领中,选出几个将领组成战时内阁,他们的任务就是为你的儿子亨利国王制定作战计划。
他们制定的计划可以由你和亨利国王决定是否执行,如果得到批准,就按照这个计划来组织实施就可以了。
当然这个计划会以你的儿子亨利国王的名义下发,全军将会遵照计划执行,而不需要一个具体的指挥官。
当战局出现变化的时候,依旧由战时内阁进行讨论,并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作出决定,这可以避免很多拍脑袋决策带来的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