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其他类型 > 钢铁先驱 > 757是否围攻?(1/7)
    倘若整个投石机皆采用实心钢来打造,那么其重量将变得极其庞大,想要将如此笨重的器械运送到任何具有实际战略意义的地方,都将变得异常艰难。

    它不仅会极大地拖慢行军速度,甚至可能导致行军如同蜗牛爬行般缓慢。

    亚历山大思索再三,认为巨型钢制投石机唯一能够发挥巨大作用的场景,便是应用于海军攻城作战。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他可以将这一重型器械安置在船上,如此便不会产生因重量带来的诸多弊端。

    当然,倘若亚历山大拥有现代化的先进制造技术,那么此类问题或许便能迎刃而解。

    例如,他完全可以将钢结构设计制作成空心的,如此一来,便能在减轻重量的同时,实现大致相同的性能表现。

    但现实却极为残酷,制造空心圆柱体,尤其是巨型钢圆柱体,其难度超乎想象。要达成这一目标,要么需要一台能够如同折叠纸张般将钢板折叠成特定形状,而后进行焊接的先进机器;要么则需采用一种名为挤压的工艺,将一大块材料强行推过模具,从而获得具有固定横截面的物体。

    而这些高度依赖能源的过程,至少需要一台蒸汽机,以及众多的齿轮和零件,才能够将动力平稳且高效地传输到运行的机械设备之中。

    鉴于此,亚历山大权衡利弊之后,决定仅使用钢来制作手臂,而其余部分则依旧采用木材打造。

    至于解决其余的难题……我们不妨将目光投向历史的另一处。

    在围攻阿兹特克首都特诺奇蒂特兰期间,埃尔南·科尔特斯由于火药供应极为有限,无奈之下决定启用投石机。

    然而,据相关记载,这次尝试最终以惨败收场。发射的第一枚射弹,竟然直接落在了投石机上,瞬间将其摧毁得七零八落。

    由此可见,即便在技术已然相对成熟的16世纪,建造投石机依旧需要大量技艺精湛、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

    从公元前400年弹射器发明伊始,直至一千五百年之后,才在这一领域取得重大进展,这绝非偶然,而是有着深层次的原因。

    而即便亚历山大最终成功跨越重重难关,学会如何轻松推倒城墙,也并不意味着这场围攻便宣告结束。

    在历史的诸多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