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
拉扯淮南王踏出大汉国界之外,断掉对方续接国运的能力,这种情况太少也太难。
至于两者正面斗法不谈也罢,淮南王麾下门客成千上万,轮到淮南王出手也意味着淮南国被灭得差不多了。
“剔除淮南王入驻长安城的一切因素,若他不能持大义入长安城,哪怕他杀了陛下,他也是谋朝篡位者,会不得人心被天下人讨伐!”董仲舒道。
张学舟种种所想皆是如何斗败淮南王。
等到董仲舒开口,他不免也是峰回路转,只觉董仲舒思路完全不同。
这是在刨淮南王的根,让对方空具实力而无从发挥,从而将对方限制在淮南之地。
“但这只是预防的策略,他的风险依旧存在”张学舟提醒道。
“这需要一个契机!”
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无一错版本!
董仲舒思索了许久才开口。
如果从运术的层次出发,他们这种不具备帝王和王的人没有国运根基,几乎没有对抗淮南王的可能。
但角逐生死并不限于运术,除了运术,还有太多方式进行影响。
“什么契机?”张学舟问道。
“一个陛下知晓淮南王存在致命威胁,又欲要铲除淮南王,而淮南王又不曾防备的契机!”
董仲舒低语。
他看向张学舟,只觉张学舟可以对新帝进谏一些关于淮南王的谗言,从而让新帝防备淮南王。
至于后续诸多手段则是需要根据情况进行推动。
只有一切恰到好处,又皆具天时地利,淮南王才有可能被针对成功。
这其中的各种条件无疑苛刻,但总归是比在运术角逐中击溃淮南王的胜算要大。
“如果不想一切凭天意产生契机,最为重要的核心是陛下需要推动运术,而且需要具备较高的运术实力,方才能针对淮南王这种具备大气运之人”董仲舒补充道。
“淮南王必然会经常关注陛下的修行情况,一旦发现陛下运术有成…”
“运术纷争非生即死,一山也不容二虎,只要做出了选择,陛下就没有回头路,到时必然会搏命!”
董仲舒眼中微微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