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3章 no120:群兽如繁星般瞪视(3k)(2/5)
那些没有异能力的研究者们,以另一种角度,即科学的领域来踏足精神学的领域,以完完全全的后来者身份追赶着源能的高度,本该仍是遥不可及,可事实证明,科学的优越性不仅在于那些过分亲民,没什么门槛的科技本身,更在于科学家们那唯物主义思潮所带来的学界冲击。
源能学对精神的理解,一样能成为科学研究的台阶,无数科学家们踩着那些神秘学家的肩膀,以百年的速度追上了千年的积累,而与此同时,他们的思潮也极大影响了源能业界的发展。
无数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源能修行者们,也开始干起科学家们似的科研,将那些家族秘术、门派典籍之流的东西端出来逆向解析,一时间迸发出过惊人的研究热潮。
就连泰拉之心的诞生,也与那段辉煌灿烂的时期末尾脱不开干系。
星舰坠落导致的灵能污染更是给两边的研究都提供了全新的助推力。
但这就扯远了。
精神专业从源能学细化的一份小学科,变成囊括源能与科学双路线的大型专业,是在三十多年前才真正落实的学术蜕变。
虽是百家争鸣,但却并不和谐,完全可以说是野蛮生长,互相抨击的两学术领域,就此完成表面上的融合。
嗯,表面。
事实上,哪怕是一个大系之下,各个精神科也仍是互相竞争,互有意见,一如东炎教育中广泛存在的文理科之争。
但就像文理科之争基本都局限于学生时代,真踏入工作之后就对此没什么脾气了,至多幻想幻想自己当初若是换个专业会是什么样一样,工作环境是个很关键的点。
大家真正就业之后通常都是同行扎堆,兄弟专业通常会变成参商专业,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哪怕是在一个公司干活,也多是在一年一度的年会里见见。
老死不相往来,正是泯灭一切偏见与敌视的良药。
所以,面对眼前这位源能精神感知系与计算机工程系双专业的特雷西娅博士,已经从散会之后的同事那儿探听得来prts原来不只是公司系统,更是博士老助手,甚至可以姑且说是黑冠原管理者,有着普瑞赛斯这个名字的奥默林顿先生,姑且脱离了和会议上的霍尔海雅女士一样的迷茫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