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喻的上位是必然的事,就算他没有利用太皇太后反击孙太后他也一定会上位。
只是周喻恰到好处的发现了太皇太后对孙太后隐藏的不满,这才借了太皇太后的势将孙太后给禁足于清宁宫中,也给了那个被孙太后和堡宗皇帝多次打压却又再次得到重用的驸马爷一次反抗的机会,拉拢了原本应该会被处死的大太监王山和锦衣卫指挥使马顺,这才能够控制住整个皇宫。
周喻是看出来了焦驸马对大明本身没有意见,对朝廷没有意见,对太皇太后和他周喻也没有意见,但对孙太后以及堡宗皇帝却是充满了怨念,心里也有着无尽的委屈。
而太皇太后对整个朝堂的影响力也远比孙太后更大,只是常年在宫中不管宫外诸事堡宗皇帝虽已亲征但又是个不怎么管事的才让孙太后一家独大,可就仗着一个孝字太皇太后就依然能够压住孙太后一头,这才是真正的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登基的过程可以说是非常潦草了,也就是拜拜天地祖宗在众多大臣的见证下坐上龙椅然后完事,但别说是周喻了,估计下面那些大臣也都想赶紧完事好去做更重要的事情,接下来会怎样不好说但起码现在算是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起码有了皇帝各种政令也能更加的名正言顺,各种安排也能更顺畅的布置下去。
但对周喻来说各种问题这个时候才是开始真正面对的时候,宫内宫外朝政外敌,太多太多的事情等着周喻去处理。
首先就是催促周边的军队加快速度赶往京城备战,催促各省的运粮队伍加快速度以应对瓦剌威胁。
而同时大明境内黄河流域发生水患波及甚广,灾情严重缺少物资,虽然在水患发生的初期就已有妥善的应对方式,但黄河决堤带来的损失也是非常巨大的,也极大影响了运河漕运效率和朝廷对多处地区的统治力度,治理和赈灾同样也是一个极大的消耗。
不久前从福建开始的叛乱漫延数省,陈懋及其麾下的数万精锐以及辅兵已经前往平乱接近一年时间,直到如今也还在镇压当地叛乱的余党,就是周喻也不敢将那边镇压叛乱的军队给全部调集回来。
外加西南方向也是问题不断,战事一直就没怎么停下来过,可以说如今的整个大明到处是问题,内忧外患的程度简直让人难以想象,土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