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这种情况,在于当初东非政府建立时,就是强势政府,且东非政府挑选的移民本来就更容易管理。
为了实现“徙民实边”,从而消化殖民地,所以当初东非政府一直都在积极推动人口向内陆和西部的迁徙,并且开发耕地,以民为兵,这其实就是东非版的“屯田”。
而这样一来,东非和其他移民国家就出现了一个很大的不同点,那就是东非存在过一个广泛的传统农业社会阶段。
就比如在东非,如果你问一个东非人他的老家是哪里?很多东非人他可能给你指向一个东非东部某处乡下地方,这是很反常的,毕竟,东非是一个移民国家,追根溯源下东非人基本上来自远东和欧洲。
而现在才过去短短不到几十年时间,在东非就形成了乡土文化和底蕴,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母国记忆。
而反之,如果在阿根廷和巴西,问他们的老家在哪里,他们或许会理直气壮的回复欧洲的某个国家或者地区,就比如罗贝尔,如果问他老家哪里,他肯定会说意大利。
当然,这并非东非人“数典忘祖”,而是多次政府主导下的大规模迁徙所造成的,尤其是东非除了东部以外的区域最为明显。
因为现在东非的很多民众,他们上一代生活在东非东部,所以他们第一时间会把东部的某个地方当做自己的故乡,当然,如果再往上,他们就要翻“家谱”。
虽然说东非绝大多数人没有家谱,但是口口相传,还是可以寻根溯源的,毕竟东非的历史过于短暂,老一辈对于故国还是有很深记忆的。
而对于这种情况,东非政府是乐见其成的,毕竟这有利于东非“家国”情怀的塑造,增加东非的凝聚力,而这也正是其他移民国家所欠缺的。
这也算意外之喜了,毕竟东非政府当初根本没有想到会发生这种情况,只能说东非推行的政策导致歪打正着。
罗贝尔说道:“确实如此,阿根廷和巴西的人口都高度集中在首都等大城市,我们巴拉圭在南美应该属于特殊情况,相对于周边国家,巴拉圭人口分布上也更加均匀。”
“当初,巴拉圭政府为了吸引移民,所以积极给移民发放土地,我父亲就是逃难到巴拉圭的意大利人,当时巴拉圭政府不仅接纳了他,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