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不稳定因素,谁也不知道两国会不会这个时间段加入协约国阵营。
不要说这些小国,就算同盟国的准军事盟友,奥斯曼帝国都尚且处在观望状态。
这主要还是因为整个1915年的战局已经陷入了僵持阶段,协约国和同盟国势均力敌,所以很多国家并不敢押注。
诸如意大利,希腊,罗马尼亚,奥斯曼帝国等等相关国家,都不敢这个时间段下场。
而保加利亚则是一个例外,保加利亚的主要目的就是塞尔维亚等巴尔干国家,去年奥匈帝国取得对塞尔维亚的优势后,保加利亚势必坐不住。
其他不说,第二次巴尔干战争中的失地,保加利亚肯定是要收复的,所以保加利亚只有参战这一个选择。
当然,保加利亚政府自然也想借助这次机会在巴尔干分到更多的战利品,如果事全让奥匈帝国干完了,保加利亚连口汤都喝不上。
当然,如果细究战场形势的话,同盟国还是处于劣势的,毕竟同盟国在物资和国力上和协约国差别太大。
不过情况却比前世要好的多,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首先就是少了意大利这个搅屎棍,前世意大利临战叛变,可以说给同盟国造成了巨大麻烦。
不要看前世意大利战绩惨不忍睹,但是前世意大利再怎么说也是一个列强国家。
而如今意大利半岛上,三个国家都不敢轻易下注,这反而给德奥两国更大的操作空间,至少不会让奥匈帝国手忙脚乱。
其次,则是东非和美国两个“中立国”对同盟国倒卖物资,这加强了同盟国的战争潜力,至少德奥两国是拿出了更多的兵力投入战场。
同时,因为东非的存在,更是加强了对保加利亚和奥斯曼帝国的武装,这对于同盟国同样是件好事。
尤其是已经参战的保加利亚,至少可以保证士兵人手一支步枪,不至于和沙皇俄国一个处境。
这一点上,恩斯特是相当佩服东正教国家的动员能力的,不管塞尔维亚,保加利亚,还是沙皇俄国,都呈现出了强大的动员能力。
与之接壤相反的则是三国差劲的后勤保障能力,前世不管塞尔维亚,保加利亚还是俄国,都有大量士兵连武器都没有就被拉入军队,这估计也算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