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其他类型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八百三十八章 赤胆忠心昭日月,尽忠报国志未休(1/10)
    朱翊钧认真思索一下,中书舍人在起居注中的记载,可能就是签订《京都条约》背景的信史了。

    大明的士大夫阶级们,对倭国发生的事儿,都选择了不观察、不在意、不讨论,因为这些事儿,全都是由陛下在担任罪责,观察、在意和讨论,都违背了忠君的原则。

    不是罪孽不可直视,而是陛下的罪孽不可直视。

    史官这么颠倒顺序之后,这就是事情的全部真相了。

    读书人有的时候,就是这么脏,他甚至没有改变事实,他就是把一句话简单调换了一下顺序,立刻变成了另外的模样。

    “所以读书人是必须要警惕的。”朱翊钧十分确信的对冯保说道:“他们畏惧朕手里的刀,这些心思,就只好用在了歌功颂德上,可是,一旦朕手里没有了刀,或者刀不再锋利,他们这些心思,就会对付朕了。”

    “陛下圣明!”冯保由衷的说道。

    不用他给文官上眼药水了,陛下从来没有放弃过对读书人的警惕之心。

    这不是冯保的错,也不怪陛下心里拧着疙瘩不肯原谅,主要是每次有读书人为了陛下、为了国朝、为了万民,披肝沥胆的时候,总有读书人跳出来,提醒陛下,那样的读书人是少数中的少数。

    朱翊钧之所以不愿意现在搞清汰,是想再看看,看看周良寅在山西搞的结果,凡事有好有坏,周良寅在山西大刀阔斧的干,朱翊钧在后面看影响和效果,要是搞得民怨沸腾、天下沸反,就稍微回调一点。

    朱翊钧不想学了朱允炆这个评分为负的君王,搞得天下人心离散。

    削藩就好好削藩,也没人不让你朱允炆削藩,朱棣把北方兵马节制的权力上交,把儿子都送到南京做人质,把自己的亲卫削到了八百人,装疯卖傻,行为是认可削藩的。

    天下初定,动荡不安,尤其是闪电归来的汉家江山,搞了王府镇守,削藩就是必然,自从当年汉初七王之乱、晋中八王之乱后,削藩就是一种共识,必然的命运。

    朱棣愿意交出兵权,就是接受了命运的安排。

    如果说朱棣太能打了,朱允炆他不放心。

    那湘王朱柏一个道士,连一个后人都没有,被逼到自尽活活把自己烧死,算什么呢总不能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