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其他类型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八百一十七章 长檄布威沧海靖,倭廷瞩目碧涛惊(1/10)
    朱翊钧将王崇古、王家屏联名上书和邓子龙的奏疏放到了一起。

    王崇古谈到了信心不足和有效手段这两个方面,王崇古是个威权崇拜者,他对信心不足的阐述,是有点片面的,在王崇古看来,皇帝的金字招牌不要太硬。

    但朱翊钧很清楚,皇帝的金字招牌,真的没那么硬,那么坚挺。

    如果内帑不能收储大量黄金,那么大明皇帝,也不能随意发钞。

    而金池总督府的探索,弥补了信心不足,至少大明的黄金叙事,可以讲得通,金池总督府的开拓一切顺利,大量黄金会流入大明来,这样一来,发钞,就有了最基本的信用保障。

    皇帝的信用,从来不是无限的。

    “金池总督府做得很好,雷霆涤倭气,忠魂耀海疆。”朱翊钧做出了批示,倭,在大明语境下,就是海外的敌人的意思,就像是夷戎蛮狄,最开始代表的仅仅是方位。

    《礼记王制》言:东曰夷、西曰戎、南曰蛮、北曰狄。

    倭、倭寇,都泛指海上的敌人,后来因为倭国的倭寇逞凶,逐渐成为了倭人的专称。

    朱翊钧把奏疏的一部分进行了涂黑,这代表着金池总督府的开拓者们发动殖民战争的罪孽,一笔勾销,再无明确信史记载。

    只会留下短暂的记载:总督率军拓疆,夷拒王化,遂平。

    至于金池总督府第一次殖民战争,规模有多大,大明出动了多少人,是如何处置战俘,如何找回了御赐佩刀等等问题,日后再无可信的记录了,无论后世怎么猜,都会把罪孽算在皇帝的头上。

    这其实非常的常见中原历朝历代的做法,总是如此,赢了两个字,输了几本书。

    “臣遵旨。”冯保俯首领命,其实不用陛下说,不用陛下涂黑,内阁们在收到回函之后,也会把事情办的妥当,春秋曲笔这事儿,谁还能有读书人擅长

    “交易行赚钱的法子很多,王谦又是搞九不准,又是不禁做空,他这太招人恨了,给他派个奢员去,朕担心他比他爹还先走一步。”朱翊钧看完了王谦的奏疏,立刻察觉到了其中的危险。

    挡人财路,死的最快。

    苦哈哈的兼并、种地、开工坊、搞生产,才能赚几个钱不如讲故事,画大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