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村里那么多人去翻山,经历了这么几天,王华这里能收到的新菌子越来越少,他就开始动手制作册子。
册子里的每一页都是一种菌子,除了照片和名字之外,还记录了有毒没毒,能不能食用,如何分辨等等。
光是这一长串的资料,就花了不少时间来整理,在这期间,张建文还找了不少人去一起辨认。
也不知道是村里的大伙儿认知丰富,还是说没被人找到,这么多天过去,村里人硬是没有带回来一朵大家都不认识的菌子。
不过张安觉得,肯定是没有被发现,毕竟山里那么大,不是短时间就能翻遍的,所以等到以后找到了再往里加吧。
一个星期以后,王华跑来找到张安和张建文:“村长书,册子已经做好了,你们来看看有没有要改的地方。”
“这么快吗,我来瞅瞅。”
张建文一听非常高兴,立马把崭新厚实的册子接过来,跟张安一起翻看。
封面上印着几个大字:识菌大全—长箐印制。
途中他还让在路上玩耍的娃娃把黄二爷喊了过来,遇到不认识不熟悉的,就念出来给黄二爷确认。
最后一群人检查了好几遍,找出了几个出错的地方,更正以后,这本册子就能批量制作了。
这本册子非常厚实,比李好他们带来那一本要厚的多,因为记录的种类更充足了。
看过的人虽然都觉得这是个宝贝,但是只有张安知道,这本册子以后肯定会出名的。
当天晚上,张建文因为高兴,就把所有人喊到家里大搞了一顿。
等到王华那边把册子制作出来以后,全村上下每家都拿到了一本,就连东篱院子的租户们也有。
他们虽然不会去捡菌子,但是这能让他们感受到村里的热情。
家里拿到以后,张安就拿出来看了,制作用的是硬板纸,不容易掉色模糊,可以更好的保存。
最后王华把原本还给了村里,虽然没人说这个事,但他自己是有版权意识的。
虽然他全程跟着记录制作,但是村里在报酬上没有亏过他。
再则这本册子上留有他的名字,光这一点他就已经心满意足了。
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