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条件,完全吃得起。
毕竟能在东篱院子租得起院子的人,没有一家是条件不宽裕的,这些老头老太太们,一个个不是城里退休的职工,就是家里的儿子能挣到钱。
可现在的问题是,即便他们有钱,张安家这鸡血米并不是他们想要买就能买的到的。
以前或许可以这样,因为买的人少,张安家可以供应的过来,随便买上一两百斤都是很正常的事。
可是到后来,发现鸡血米的好处的人越来越多,一个个都专门到张安家来买米。
但因为人数太多了,张安家那点产量简直是供不应求,但又是一些说话和蔼的大爷大妈,张安想要拒绝谁都不大好意思。
于是便做出了限购的决定,每一户一年之中只能购买多少,这样大家就都能买到,一碗水端平,也不会得罪谁。
也有人想着让家里不经常来的人过来找张安买米,可张安认识东篱院子的每一户人家,未果以后,就没人再这么干了。
当然了,限购的数量并不够他们吃一整年,最多也就能吃上半年的样子。
所以他们今天看到张安家在田里收稻子,而且还是大丰收的时候,一个个就赶紧跑过来,看看下一次能不能多买一些,所以才有了刚才的场面。
“是啊张安,你们家这谷子今年肯定收成不小,下次我们买米,可不能只卖去年那点数量了啊。”
“对对对,去年是因为年景不好,伱们收成差,今年收成好了,一定要让我们多买一些啊。”
“我也这么觉得,我们也知道你们种稻子不容易,要不涨涨价也可以,只要能多卖一些给我们就成。”
有一个人提起,其他的老爷子老太太就跟着附和,深怕自己不说,到时候别人比自己多买到一样。
“确实如此,你们家这鸡血米涨涨价挺好的,这又不是普通的东西,就现在的价格来说,我们买了还觉得心里过意不去呢。”
人群中,好几个老太太倒是巴不得张安赶紧涨价,卖的更贵一些,越贵越好,这样买的人少了,她们就能多卖一些。
这几个老太太张安认得,她们是东篱院子的租户里面家境最好的那一批,家里的儿子姑娘基本都是大老板,根本不是缺钱的主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