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
最近张安发现,几个蜂箱里的王台上都孕育了新的蜂王。
张安不舍得将它们给弄掉,那等新蜂王出来,分蜂是势在必行。
“行了钱老叔,我家蜂子不少,过几天还有一批要分出来,我正头疼呢,反正就一箱蜂子,你拿去就是了。”
到大山里,随便引个一两箱蜂子对钱老汉来说简简单单不是事情。
但是太能的年景就不能用了,比如去年冬天,而保暖的手段,就是在蜂箱里多加隔板,然后在隔板外增加一些保温物品。
这种法子宁可蜂拥挤一些,也不能让巢脾多一点,不然蜂群太小,就没什么效果。
连他家的都冻死了那么多,其他人家的蜂子估计也难于幸免。
但那人看王芳不说话,以为王芳嫌价格低,所以加到了八十,最后王芳爽快的卖了他五斤。
没有外人在这,张安说起话来就没那么谦虚了。
不过即便是这样,大家也都或多或少的尝过,不说山里的野蜂子很多,肯定有野蜂蜜。
果不其然,钱老汉用的是麻布口袋,不过人家也不缺经验,还加了稻草。
最后求着王芳卖一些给他,一开始给五十块钱一斤,这价格已经是其他蜂蜜的两倍,王芳听着有些愣。
街上虽然有得卖,但农村很少会有人去买,因为要花钱,而且太贵了。
毕竟张安家后院那蜂群,开春以后都是一群一群的往外飞,根本没有减员的样子,明眼人都看得出来。
这样的人,往往也把人情看的比较重要。
在山里来说,破旧衣服缝缝补补都还能继续穿上几年,一直穿到不成衣服才会用来做其他的。
“确实比外面那些蜂子要好不少,而且不单单是蜂子好,炼出来的蜜也要好上不少。”
“这怎么行,分蜂给钱这是规矩。”
也正是因为有那个人宣传,后来有人特地跑到张安家来买蜂蜜。
不过不信归不信,他还是来长箐看了几天。
钱老汉高兴的不得了,这虽然只有半箱,但蜂群可比他以前养的一整箱要大不少。
冬天防寒保暖是每一个养蜂人都必须要做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