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水和成粉团。
然后取适量大小的粉团把各种馅包入粉团然后搓成圆形,煮好以后就是大家所说的汤圆。
不过在张安他们这里还是老样子,被大家叫做粑粑。
而北方的元宵则是将做好的固体馅蘸水,然后将固体馅放入糯米粉中不停的晃动慢慢的滚成了圆球状。
汤圆在其实也被大家叫做糖圆,因为大多数人家包汤圆的时候,几乎都用的糖馅儿。
张安家包汤圆的馅料,叫做引子红糖,用紫苏的籽晒干以后,跟红糖冲到一起。
这种引子红糖其实还挺好吃的,基本上村里每一家过年的时候都会冲上几斤。
不单单是用来包汤圆,还有包其他的各种粑粑也一样。
而且年糕烤熟以后,大家都喜欢蘸着引子糖吃。
当然了,也有些人家喜欢用猪油渣跟引子糖剁在一起,再用来包汤圆。
那股吃起来又甜又咸的口味,张安竟然觉得还挺新鲜的。
现在这个年代的猪油渣,可是个好东西,因为平时的时候,它可以取代肉的地位。
每次谁家熬了猪油,那院子里绝对围着一圈孩子,都在等着吃油炸。
另外,这油炸还能跟筒子辣和干豆豉炒在一起,可下饭了。
在张安小的时候,这可是他的最爱。
“妈,今年我们家这粑粑包小一点嘛,包太大了吃不了几个就齁住了。”
以前张安小的时候,挺喜欢吃糯米面包的粑粑。
可那时候张安的奶奶每次包粑粑的时候,都包得很大一个。
汤圆还好,尤其是荷叶粑粑,张安印象太深刻了,足有半个碗那么大。
张安吃了几次以后,就给齁住了,从那以后他见了米面包的粑粑都绕着走,因为吃伤了。
后来老太太跟老爷爷走了以后,张安听自家爸妈说了才知道为什么自己奶奶每次包粑粑都包那么大。
因为两位老人都是饥荒年间过来的,那时候都不知道被饿了多少年。
后来集体吃大锅饭的时候,就更加吃不饱饭了。
因为早年就没有了爹妈,而张安的爷爷作为家里最大孩子,只能独自一人拖着两个弟弟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