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安家的打好以后,村口的李大奶奶家就端着甑子过来。
对此,李宏斌直接无视。
“安子,李奶奶家里年年都要二十斤糯米,这么多年可一直没变过呢。”
王芳听到张建国的声音,端着个簸箕从屋里出来接年糕。
他还以为张安跟李宏斌在打架呢,因为他们小孩子打架的时候,就很喜欢拿东西。
李宏斌并没有坚持,因为实在是太累人了。
要是少一点,十来斤左右,他们还能坚持坚持冲完。
现在天黑的比较早,他们还得赶着回去,所以就没有留下来吃晚饭。
拿到东西的两人,高高兴兴的开车上路。
“叔,让我来,你们老人家休息,我跟张安来冲就行了。”
“张安,你碓窝洗好没得,我要上糯米蒸了哦。”
大多数汉族村民用的都是一根小臂粗的木棒子。
不会儿,李奶奶就抬着一甑子热气腾腾的糯米过来。
今年在张安家打年糕的人家不少,张安两个叔叔家里,然后旁边的李宏斌家。
清水大概率是洗不干净,王芳往里面倒了一大盆滚烫的开水先泡着。
粑粑棒这东西,即便在村里都有好几种。
所以打年糕的时候,他们要早一点蒸好,趁着人多的时候,好请大家帮忙。
中途还得将里面的半成品翘起来,翻翻面接着冲。
馅分两种,一种是咸的,就是王芳现在准备的这种。
他的背后是视野盲区,小孩子站在后面他看不到。
“这活儿是真累人,好多年没干了,已经冲不动了。”
这就是早上为什么不做早饭的原因,因为打了年糕以后,是要吃年糕的。
“哈哈,我们家喜欢吃的人多,所以干脆就多做一些放着,忙起来也方便。”
这会儿张安已经把甑子给抬出来,倒进石碓里面。
跟往些年一样,天空中还是阴沉沉的一片。
今年一家人在长箐稳定下来,自然也开始捡起这些习俗。
起来收拾好火炉跟大灶,就开始放上大甑蒸糯米。
簸箕上洒了一层面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