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说了。
“那有办法吗?”刘根民也想把猪养的更大更肥。
这个年代,农民对养猪有些‘发怵’。
养猪是任务。
大队和个人,都有养猪任务。
本来养猪应该是个赚钱的路子。
但不知怎么的,农民养猪不仅赚不了什么钱,弄不好还得赔钱。
所以,农民不太想养猪。
但不养还不行。
“应该有。”孙少安不说话了,开始认真看书。
刘根民也开始看书。他看的是课本。
几个小时后。
时间已经不早。
刘根民有些坐不住了,“少安,时间不早了,该回宿舍睡觉了。”
其实刘根民早就不想看书了。
只是孙少安,刘根民不好意思走。
“根民,你先回,我再看会儿书。”孙少安要弄个人设。
一个爱学习的人设。
一个钻研养殖书籍的人设。
“那我先回去了,你别太晚。”刘根民走了。
孙少安继续认真看书。
他不是假装看,他是实打实的看书。
他要从这些书中,找到切实可行的办法,然后教给孙玉厚,让家里的猪,长的更大更肥,卖更多的钱。
如果孙少安家的猪,养的更好,那么村里人肯定会问:“玉厚,你家的猪喂了啥?咋养的这么好?”
孙玉厚能瞒着吗?
肯定不能。
孙玉厚只能说:“是我家少安娃的主意,他说,这样养猪能养肥。”
其他村民知道了,肯定会尝试。
然后,孙少安的养殖方法,就会被更多的人发现。
接着,问题就来了。
“孙少安哪里来的,这样好的养殖方法?”
有心人会找到孙少安,问:“孙少安,你从哪里知道的这养猪法子?”
孙少安怎么回答?
不能说是做梦梦到的。
只能说:“我在书上看到的。”
“什么书?我们怎么不知道?”这个年代,如果有切实可行的养猪方法,一定会推广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