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人,这三人齐到之后,希望平安无事,
这样安排也是张瑾瑜深思熟虑的结果,他们三人都是朝廷的中坚力量,既然请了一个,那还不如请三个都来呢,毕竟后面站着的人可不简单啊,
想来沈中新是看懂了。
拿起茶碗,一饮而尽。
“沈大人,本侯问你,科举考试,审阅卷子,最重要的是什么?”
张瑾瑜放下茶碗,然后问了一句,作为主考官,怎么阅卷子,怎么选卷子,里面可有门道。
“侯爷,自然是有门道的,首先是考生交了卷子,初审之人乃是抄检官,由他们按照历来的规矩,看看考生的卷面,也就是书写规整与否,字迹有无敷衍之意,如若没有则是下一步阅卷,好坏即可分,有争议的,自然是继续往下一人复审,再有争议者,才能到我们这些主审手里,当然,最后还是由主审官评定甲乙文章。”
原来如此,张瑾瑜在心中嘀咕了一句,怪不得那么多卷子改的那么快,先入为主,字写的不好的,几乎没有翻身的可能了。
“多谢沈大人解惑,本侯算是了解了,既然如此,沈大人多准备一下,月底前三日开考,务必记得,”
“侯爷放心,有了旨意,下官定然不敢怠慢。”
“那就好。”
张瑾瑜应了一声,就准备回去,刚起身,临走时候想到了刚刚账册的事,回身又问,
“对了,刚刚沈大人看着账册,户部为何准备一年的饷银,可是有什么说法?”
“侯爷,此乃阁老特意嘱托,俗话说有备无患,总比到时候再想起来要好,再说了,去年,仰赖皇上如天之德,各部实心做事,最艰难的日子,总算是过去了。”
沈中新叹息了一口气,坐下后,从书案上翻出几本账册,往侯爷面前一推,
“去年,两省的大水,三地的大旱,还有北边,南边的战事,以及今岁京南之地的民乱,在加上宫里刚刚修好的含元殿,说实话,侯爷,户部都不知道怎么过来的,皇上宵衣旰食,内阁精打细算,才有平账的机会。”
“这倒也是,去年光景不好,各地也不安稳,户部是挺难的,”
张瑾瑜坐在那,同样叹了口气,心中却不同意,什么内阁精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