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值得的。
每一处的施工现场,没有所谓的打骂,这是严令禁止的,一旦发生,一定会严格惩罚当事人。
征集的民夫,全部按照自愿原则,而且还得发工钱,如果缺少人员,监工就得亲自上。
所以,在这些开工的场地,苏祁安看到的监工,没有一个像所谓的官老爷,手持长鞭,站在高处打骂着。
无一例外,全部都是参与建设中,这在其他地方是绝对看不到,也难以想象的。
这种安排不是苏祁安命令的,而是罗清远发布的。
照罗清远的说法,任何百姓提到监工,都是一副官老爷的丑恶嘴脸形象。
但在三州之地,绝对不能出现这种情况,必须扭转监工的负面形象,要和百姓同吃同住同劳作。
让他们知道,就算是监工,其实也是来自百姓,是和他们一样的人,绝对不存在仗着手里的一点小权,以权谋私,欺压百姓。
这种安排,苏祁安自然满意,这也是为何会让罗清远主政政务司的原
因。
就是看重与其他官员、州牧身上,不同的地方,就思想上,远超同时代的官员。
罗清远早年一直抱着书上写的,实现百姓安居乐业,人人开心生活的天下大同理想。
不仅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在他当初管理的西州,就已经有百姓富足安康,安居乐业的苗头。
奈何当时的环境,根本无法实现他的报复,到后来的被打压,失败是必然的。
而现在,他终于等到了一个强权者,对他没有半点干涉,毫无保留的放权给他,给予全部的支持,让他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虽然罗清远的一些想法,太超前了,哪怕是苏祁安生活的前世,都不一定彻底实现。
但有试一试的机会,苏祁安自然想去一试,他也想知道,重活一世的他,在拥有自己的地盘后,究竟能够将三州带领何种未来,对此,苏祁安也是颇为期待。
这一路的巡视中,苏祁安看向窗外的目光,露出诧异神色,而后嘴角扬起一抹微笑。
没想到在这里,苏祁安看到了一个还算认识的老熟人。
对着车夫轻声几句,马车停在一边,苏祁安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