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最要命的。
因此,对于这些下层百姓,苏玄庸谈不好重视,但绝对到不了肆无忌惮的欺压。
身为大凉皇帝,如何平衡这种关系,他还是有分寸的。
但最怕遇到一群像猪一样的队友,非得来回挑衅,试探,现在事情爆了,最后还要他出面干预。
苏玄庸冷哼一声,恢复自己情绪后,随即开口道,“这事群臣做的过分了,传寡人命令,凡是参与此事的群臣,需手写告知京城百姓道歉书,每人罚俸半年,禁足三日。”
“凡被抓入京都府先前闹事者,全部无罪释放,并且给予适当补偿。”
“最后,告知全京都百姓,就说各位的情绪,寡人理解,请大凉民众放心,关于这次所谓求亲之事,寡人会慎重考虑,最后一定会给京都百姓一个交代。”
“还望京都百姓能冷静,各自退去,在扶桑代表团来访前,别失了大凉上朝的礼数,此令颁布后,如有继续闹事者,必定严惩不贷。”
苏玄庸声音落下片刻,一旁研墨书写圣旨的内侍,也一并落笔。
毕恭毕敬的将圣旨递交龙台上,苏玄庸目光扫动,随即盖上了自己的玉玺。
内侍将圣旨收好,小心谨慎后退,不一会,消失离去。
苏玄庸的这道圣旨,有理有据,有严有罚,基本上是能平息京都百姓内心的愤怒。
不为别的,谁让苏玄庸是大凉皇帝,能让皇帝出面下旨,本身就是一种至高无上。
而且苏玄庸并未因为群臣的重要,有所偏袒,算是一个公平处理。
京都百姓们,闹起来的汹涌民意,说白了,就是希望苏玄庸有个交代。
这个交代如圣旨写的那样,稍微惩罚群臣,对他们的心情能理解,也听的进众人的诉求,会慎重考虑,这就是极限了。
至于想借此机会,狠狠将群臣给仗刑,下狱,甚至流放,这根本不现实。
朝廷大臣什么身份,他们又是什么身份,能够引的陛下出面解决,就很不可思议了。
如果想借机生事,苏玄庸的圣旨上写的很清楚,有一个算一个,绝不手软。
因此,随着苏玄庸的这道圣旨发出去,京都百姓汇聚的汹涌民意,基本上是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