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的附近村子,同样有大批的民兵巡视,村与村之间,早就建好了相互的联络驿站。
一旦有任何的风吹草动,第一时间就会向上反馈,只有保证内部环境安全,才能真正的长治久安。
至于切断青城郡的对外一切联系,苏祁安早就做好准备。
像这种切断联系,早在苏祁安管理土城县时,就已经经历过一次。
苏祁安靠着自给自足,自力更生,打破了这种围困。
如今,整个郡都在苏祁安的手里,整个郡的人口加起来,起码有五六十万人。
这些人要是合理的运用起来,青城郡一定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几乎是想到了,就去干。
随着苏祁安的一道道的命令发出,整个郡内的百姓,全部都动了起来。
按照一层层划分下来的任务计划,道路翻新、修建房屋、开垦荒地、兴修水利工程、各类工厂区、商铺区相继开工。
之前只是一个土城县,要么加上一个郡城,如今,整个青城郡的百姓都动员起来。
从高空看去,青城郡上到郡城,下到乡镇村,都是一副热火朝天景象。
这一幕,在青城郡的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
能够调动全郡百姓的积极,恐怕除了苏祁安,找不出第二个。
他们能如此听话,除了一方面苏祁安这位青城郡之主的带头作用外,更重要
的是,做这些事,为的不是什么权贵豪门老爷,而是自己。
只有自己居住的环境变好,他们住的地方,生活的地方,也会越来越好。
在这一项项的劳作中,每个月都有劳模被评选,劳模不仅仅是一种肯定自己价值的荣誉,更是一种全民崇拜的精神象征。
那种从心里得到满足,尊重的感觉,绝对不是靠着简单的物质,就能代替的,不客气的说,青城郡中,谁家要是能评上劳模,是整个乡镇,县的骄傲。
现在,整个青城郡百姓都知道,能够被评上劳模,是一件多么光荣的事。
在被权贵豪门,视为低贱职业的工种,在青城郡是独一份的香饽饽存在。
随着劳模的名头越来越响,在青城郡,甚至能够看到,一些豪门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