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时候,大部分都是男子,华族政府也一直在努力移民一些女子过去,为此可谓是绞尽脑汁。
其中最好的办法就是给这些女子农业兵的编制,她们到了西域扎根,家人便能享受军属待遇。这一举措,吸引了不少女子背井离乡,踏上这片陌生而充满希望的土地。
这些女子与当地的屯田兵结合组建家庭,让华族人在这里开枝散叶。
“连长,敌人又要进攻了,你快别担心棉花了,人家种咋样都行,上面今年又没给咱们下指标,俺还想活着回去娶个媳妇儿呢。”一个年轻的战士,大家都叫他猴子,着急地说道。
他那稚嫩的脸上满是紧张,眼睛不时地望向远处敌人的方向。在这战火纷飞的战场上,每个战士都怀揣着自己的小小心愿,对未来的憧憬成为了他们在残酷战斗中的精神支柱。
“打枪的时候,头放低一点,咱们对面的是奥斯曼兵,他们也就做做样子,枪声一响,没多会儿就退了。”张大炮连长弹了弹烟袋锅子,将烟灰磕掉,不紧不慢地说道。
他在战场上摸爬滚打多年,善于观察,经过多日的战斗,已经对敌人的情况了如指掌。
奥斯曼帝国从里海的西岸抽调了大量的兵力支援沙俄。但是两国一直以来都充满仇恨,这种仇恨根深蒂固,源自历史的长河。
上面的政客们能够在利益的驱使下媾和,可下面的士兵之间的仇恨却很难抹平。
自从上次被华族伏击歼灭了一个骑兵师之后,这些奥斯曼人就认识到,沙俄人只想将他们当炮灰。所以在进攻的时候,他们出工不出力。时不时地发动一次冲锋,每次都浅尝辄止,还没靠近华族的阵地就大片倒下。
然后华族这边的枪声一停,对方就像受惊的兔子,爬起来往回跑。
“猴子,你记好,咱们是来打仗的,不是来送命的。敌人退了,给我继续挖战壕,将那几个塌了的防炮洞给修好。打仗咱们不专业,挖土,咱们是专业的。”张大炮连长拍了拍猴子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
在他看来,虽然他们是屯田兵,但也要尽最大的努力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战壕就是他们的堡垒,是他们抵御敌人的重要防线。
不过这条防线上并非每个地方都这么轻松。在一些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