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句话说,所有人都认为,就凭现在手头两万人肯定打不过这支明军
今年已经五十八岁的德川家康之前怎么也没想到,人类的欢愉竟是如此短暂。
他才刚进太阁亲手建造的大阪城半天,还想仔细品尝胜利的喜悦。
他还准备与名义主君丰臣秀赖、淀夫人茶茶探讨一下,今后到底是代管天下还是共管天下,十年后是不是要大政归还。
结果转眼间凶猛的明军就要打过来了,将人从美梦里硬生生唤醒,真踏马的岂有此理。
最后德川家康采纳了井伊直政的意见,“笼城坚守,探查明军动机!
开战后三之丸木栅如果顶不住,就不要徒劳恋战,果断退进二之丸!”
丰臣秀吉当年为了保证大阪城绝对安全,去世之前的十几年时间里,一直陆陆续续修建防御工事。
估计太阁也没想到,德川家康可能是第一个用上这些工事的人。
当然以倭国的国力,防御工事也就那样,包括天守和本丸、二之丸两道城墙。
后来太阁又将三之丸扩大,靠近了北面、东面的河川,不过这层只能用木板和栅栏来充当营垒了。
此外还挖掘了三道城壕,更是别的城池所没有的。
能做到这种程度的大阪城在倭国人眼中,自然就是难攻不落之天下第一坚城了。
却说林泰来指挥明军沿着山阳各国快速行军,当然也不是盲动突进,后勤保障方面做了很多准备。
在之前的六七年时间,小西行长在西九州到近畿之间一直在布置密探和商铺,现在都可以为大军提供帮助。
同时还有水师沿着濑户内海的北岸,与明军共同向东前进,沿途可及时提供各种补给。
而且在路上还让小西行长给附近各地大名、豪族送信,声称要去大阪斡旋丰臣家内讧,维护丰臣家幼主的权益。
西国这边大名、豪族多是关原之战的战败方,自然乐意看到有人去大阪当搅屎棍,完全不会形成障碍。
明军在路过西军主要人物之一、丰臣秀吉指定的五大老之一宇喜多秀家领地,也就是备前国时,正好遇上了德川家康派来的“接收大员”,结果不言而喻。
留守在备前国的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