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咸兴府,帮着锅岛直茂管理地方。
如今上了城头,听到锅岛直茂的询问,鞠景仁也眺望了一会儿,通过翻译答道:
“听闻明国与我国近似,以文臣节制武将,大军最高元戎往往为文臣。
故而看这种排场,肩辇上之人必定是明军中那个总督大军的文臣。”
鞠景仁也是个对大明体制半懂不懂的人,按照自己的理解给出了解释。
锅岛直茂陷入了沉思,大明文臣都是这样出阵的么?这到底是有多么自大,多么轻视敌人?
远处明军主将的这种排场,真不像是准备打仗,反倒有点像是国内的那些公卿的做派。
在三十年前,国内也有这么一个人喜欢这样出阵。
他出身高贵,他号称东海道第一弓取,他是当时最强的大名。
他喜好风雅,即便出阵行军,必定也是摆出公卿出行的排场。
最后他在大军中死于少数敌人的奇袭,结局成了一个新时代的开端。
这位明国主帅的气质,怎么看怎么像那位今川义元公啊。
想到这里,锅岛直茂又看了看运土到城下的明军士兵,不由得冷笑几声。
从不着急动手直接攻城,先让士兵堆土的策略来看,这位明军主帅必定是一个喜欢显摆智慧的文人或者儒将。
但凡这样的人物,多多少少也会有几分刚愎自负,给人以可趁之机,就看自己能不能抓住了。
这时候,在南城攻城的麻总兵收到了杨登山的禀报,心里不由得莫名感动。
林军门果然是一个重信践诺之人,说不抢功就不抢功,同时还如此尽职尽责、花样百出的帮忙牵制守军注意力。
那么自己督战的南城这边,明天就要更加一把力了!
今天只是试验性的攻城,测试下火炮精度,以及敌军防守的强度而已,所以本来也没指望今天就成功。
而明天,才是真正开始攻城的时间!
虽然自己兵力优势没有李如松打平壤那么大,但也该在三天之内结束战斗!
看着天色已晚,麻贵便鸣金收兵,让各纵队回营休整。
在北城方向,林经略也下令收兵回营,并且传令说,今晚改善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