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壤城北的牡丹峰只是牛刀小试而已,更头疼的还在后面。”
在原本时空,战争后期倭兵已经全部被挤压到朝鲜国南部沿海地区了,但凭借数十个往往依山而建的“倭城”死守,确实也让大明官军难啃。
为什么难啃?想象有这么一个山头,三面是山崖峭壁,另一面是烂泥沼泽地或者滩涂,而山上修筑了一座层层防护的要塞。
而且是不考虑任何舒适性和生活便利性,只考虑防御功能,还配备了大量先进火绳枪的要塞。
当时只怕每一个大明将官站在南部沿海的倭城下面,灵魂深处都会产生一个疑问:“为什么要为了连粮饷都供应不起的朝鲜国,不惜代价的用大明官军人命去填要塞?”
不过林经略暂时不必头疼这个,现在还没到那个阶段。
再说在本时空,如果推进足够快速,倭寇也未必有时间在南部沿海修建倭城。
至于推进速度到底能不能给力,关键还是在于粮草能不能跟得上。
不但需要人吃的,还需要喂马的!入朝的大明官军骑兵比例可是在百分之五十以上,后勤压力更大。
一想到这里,林经略就想骂街,半岛这破国真是什么忙也帮不上!说一年最多只能提供八万石,怎么好意思说出口的?
又有几个将官说了一些想法,然后场面就再次安静下来,该说的都说了。
林经略就发表了最后的讲话:“将官们!今天的总结会开的很好!
面对陌生的敌军,这样的总结会不但要开,而且还要多开!
诸位要认真学习,反复揣摩,并且贯彻落实!
本部院马上就要离开平壤城,返回北边的顺安,在这里就多不展开说了!
请诸位在平壤城稍作休整后,继续奋勇向前!现在我宣布,散会!”
听到说散会,众将官三三两两的散去,只有李如松留在原地不动。
“你还有事?”林经略诧异的问道。
李如松有点无语的回答说:“关于我单独领军之事,军门你还没细说。”
林经略拍了拍额头:“实在太累了,差点忘了说!”
然后林泰来让周围的人都退到远处,这才对李如松嘱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