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鸦雀无声的时候,年过七十的吏部尚书杨巍好像刚睡醒一样,奏道:“先前诏令推举户部尚书,吏部提名宋纁、王之垣二人。”
众人无语,你这老天官也挺能抓时候的。
吏部尚书在外朝排名第一,如果要奏事,吏部天官应该是第一个。
但刚才你这个老天官在边上打瞌睡,从头到尾一言不发,这会儿跳出来开始奏事了?
万历皇帝冷不丁听到这个事情,随口问道:“朝中都推荐谁?”
杨巍一本正经的奏道:“王之垣先后遭到十八封奏疏弹劾,其中方万山上了两封。”
“那宋纁呢?”万历皇帝听到方万山的名字,皱了皱眉头又问。
杨巍答道:“不知为何,满朝没有一个弹劾宋纁的,臣也为此奇怪,或许是众望所归。”
心情还在逆反的万历皇帝冷笑道:“真真是好人缘。”
又不容置疑的开口道:“升王之垣为户部尚书!内阁草诏!”
清流势力除了方万山,还有些人在殿上,但这时候已经不敢再出手争夺户部尚书了。
就连他们的最强武器道德绑架,这时候也已经丢失掉了。
申时行连忙代表内阁,出列接旨,心里又一次惊涛骇浪。
林泰来曾经说过,参加武试时,可以搂草打兔子再弄个户部尚书。
当时出于种种考虑,自己不想参与户部尚书的争夺,也不觉得林泰来有能力插手这种事。
毕竟这可是最顶层的博弈,你林泰来连个着手之处都没有,怎么上桌参与博弈?
没想到林泰来说到做到,真就简简单单的就把户部尚书弄过来了。
吹逼的人见得多了,但吹完逼还总能实现的人,就是凤毛麟角了。
万历皇帝再次发问:“先不说其他小事了,郑氏册封皇贵妃,郑家升授都督同知,尔等以为如何?”
这次万历皇帝问的是“以为如何”,不是“可不可以”,说明已经下定决心。
还是有数人站出来反对说:“叩请陛下先册封皇长子生母,以及皇长子生母家人!”
反正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支持,都知道皇帝封赏郑氏和郑家只是投石问路,为立皇三子为太子铺路。此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