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左都督、少保这些虚衔官位还都在,仍然享受一品武臣待遇,几个儿子都恩荫了锦衣卫指挥之类的官爵。
所以关于那些戚继光晚年穷到看不起病,贫困而死的说法,估计都是他的文人朋友想趁机黑一把万历皇帝
给戚继光写诗,林泰来并不想图什么,也图不到多大利益,毕竟这是一个已经被皇帝猜疑和排斥的名将。
但出于对民族英雄的尊重,林教授还是认真想出了一首。
“拿纸笔来!”林教授对着茶舍掌柜喊道。
掌柜不情不愿的拿了一套文具过来,然后小心翼翼的提醒说:“最近四方文人汇聚苏州城,南濠街的笔墨纸的价格都上涨了。”
听到费用问题,林坐馆忽然也产生了点紧迫感。
自己分堂到现在,还是靠自己骗来的三百两风投支撑,只见出不见进,再这样下去真不行,以后拿什么去买秀才。
其后林教授一边想着,一边写着: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去难。
二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
这首诗质量如何且不提,但这个气氛和感觉太到位了,稍加修改就完美契合晚年版的戚少保。
林教授一气呵成写完,吹干了墨迹,然后对丁差役说:“拿走吧!”
送走了丁差役,林坐馆带着手下,正要出门做事,却又看到有人戴着面具走进了茶舍。
从极其行为艺术的服饰风格来看,此人肯定是张幼于老先生。
对此林教授十分诧异,问道:“老先生又来作甚?难道对我还不放心?
我林泰来行走江湖,讲究一诺千金!答应过的事情,就一定去办!”
张幼于答话说:“我自然相信你,一诺千金这个典故就出自史记一句话——得黄金百斤,不如的季布一诺。
在我看来,你林教授与季布同为豪侠人物,又同样重诺,简直就是今之季布也!
我张幼于作为苏州第一名士,就送你一个号,今布!”
在大文娱圈,很多人的号都是这种风格,比如赵彩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