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也不过是如此了。
常家虽然也是双职工家庭,但常父是个保安,没有上升的可能,常玉川也不过刚工作没几年,父子两人的工资都算不上高。
所以常家,像今天这样,一桌三个肉菜的时候也是少有的。
常婶子这边一挥手确定可以开动了,常家几人就开始埋头苦吃,一点都没有说话的心思。
而时嫣和周兴学也没有客气,下筷子的动作,也不比常玉川常玉恒两兄弟的动作快。
时嫣和周兴学在常家吃了个肚饱,在婉拒了常婶子一块唠嗑的邀请后,两人溜溜哒哒的就往供销社去了。
今天是周兴学和时嫣到了首都之后,第二次去供销社。
第一次是在昨天,两人是为了买木工工具才来的供销社,但当时有明确要买的东西,两人是匆匆忙忙的来,接着匆匆忙忙的走。
而今天,周兴学和时嫣是来买缝纫机的,顺道看看有没有适合一块带回家的物件,所以便准备好好转转看看,不急着回大杂院。
首都的供销社物品品类还是非常多的,围着两圈回字形的柜台前,基本上都有人在排队。
唯有陈列小家电和缝纫机、自行车的柜台,还是空荡荡的,所以周兴学便推着时嫣过去,打算先将缝纫机给定下来。
“同志,我们要一台缝纫机。”
“没有了。”
缝纫机柜台的销售员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妇女,听到有人要缝纫机,她也没有抬头,而是继续织着手上的毛衣,回话的语气也很是冷淡。
“同志,这里不是有一台吗?怎么就没有了?你是不是记错了?”
周兴学知道无论在哪,像缝纫机这种大件都不好买,除了要钱要票,还必须要等到供销社有货才行。
他实在不知道要是今天没有买到,下次什么时候供销社有货,所以就算销售员态度冷淡,他也尽量放缓了说话的语气。
“说了没有就没有了,你这人烦不烦啊!”
只是周兴学的好态度,并没有得到销售员的好脸色,反而本还自顾自织毛衣的女人,“啪”的一下就扔了手上的针线。
“同志,你这是什么态度,你们这供销社里还贴着为人民服务的标语呢!你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