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不在乎。
朱元璋缓缓道:“贵国当真是舍得下血本,如此贵重的贡品,居然就是为了一堆书本。”
倭国使者连忙回答:“回陛下,我国臣民愚钝,唯有这医书与匠工书本才能融汇,若是让他们如同天朝这般,怕是会糟践圣学。”
朱元璋笑了起来,淡笑道:“那倒是无伤大雅!”
使者痛哭,也不知道到底是迫于朱元璋的强势而委屈哭泣,还是一时间高兴的找不着北哭了出来。
但,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的就结束。
倭国使者的请求暂时留中,等到最后再议,但不管他们愿意还是不愿意,大明给他们什么,都不是他么能够左右的事情。
“宣,衍圣公觐见!”
传召太监与御前高呼,声音一声声由侍卫传达了下去。
朱棡也站回了朱标的身侧。
“你这样,倒是将人得罪死了。”
朱标道。
朱棡满不在乎的笑了笑,轻松的道:“我本来就不是一个讨喜的人,得罪多还是得罪少,都没人在意。”
朱标摇头:“老三,你错了!你已经长大,但有些话作为兄长我却不能不说,你不惜身,不留情面。想要做的事就没有做不到的,你总是顶在前面,停下来歇一歇吧。”
站在朱标的角度,老三做的够多了。
甚至让他有一种愧意。
政策的落实,百姓的生计,几乎都是他一手撑起来的。
原本应该是享誉天下,名震古今的他,却到处树敌。
朱标心疼了。
他甚至是!有了一种怨气,怨那虚无的皇位,怨那该死的利益纠葛!它让两兄弟难堪,让弟弟不得不面对八方风雨,他年纪轻轻,本该是做自己的逍遥王爷的时候。
朱标越发怀疑起自己。
自己做的,够好吗?
朱棡笑了笑:“大哥,你多虑了。”
朱标摇头。
这时候,远处的宫门口,衍圣公孔希文也走来了。
他近五十,已经是头发斑白,如今家族遭逢巨变,连带着脚步都有些虚浮起来,在百官注视下走到御前,孔希文缓缓拜礼,高呼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