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不宣立即收拾东西,备好北行所需,动身出谷。
此时的呙纲新却忙得分身乏术。
内奸案一出,除了边境即将大战,朝廷也是一番腥风血雨。
之前或有意或无意,和贴着海渠脸皮冒充少监的别国间谍走得近的官员太监宫女,都被调查入狱。
甚至只是和他们说过话,也都被收押刑问。
诏狱、刑部大牢几乎人满为患。
如此严重事件,自是打击政敌以及报私仇的好时机,受牵连的官员中,不乏互咬之后成功被诬陷、无法辩白的冤屈者。
粮草和军队一到,边境就会开战,朝堂却在官员们的钩心斗角下,一片乌烟瘴气。
呙纲新气恼不已,想着长公主真是神机妙算,早把这帮人看清。
于是,奉天殿里,他呈上写好的奏疏。
奏折经太监之手递到御案。
“呙卿家言之有理,为免后方影响前线,一切事宜,当在捷报传来之后再作处理,”被成堆奏折练出速度的百里赓淡淡扫上几眼,便合上奏本,下令,“奸细案嫌犯暂押牢狱,等边境大捷之后再审。”
朝臣全部跪下:“吾皇英明!”
灾祸来不及上身的官员们都暗暗松口气,毕竟继续查涉下去,谁都难保自己不跟着倒霉。
更别说谏止出兵。
朝议每天都有。
流风国每九天一大朝,一至九品京官全部穿官服官靴上朝。
平日朝议则只有四品及以上官员才能参与,人称京骥小朝。
但逢大事,非大朝日,四品以下官员也会被太监们通知上朝。
今日奉天殿便是一至九品满朝文武,然而,却只有几个官员暗暗忧心。
亦不敢谏言触皇帝霉头。
堂堂御马监少监被人活剥脸皮,头颅尸体也被残忍处理,且久无人知,整个皇宫都被蒙蔽。
这何止是颜面丧失,简直就是流风国的耻辱。
此时谁出言谏止出兵收拾夏雷,谁就可能立马被拖进诏狱。
被授职而等候选用的吏部听选,早已在轷将军案和苏钱两道贪污案结束时,填满地方知县空缺。
三年前的进士也都安排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