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结,他势必想找一个可以寄情山水的地方作老年安妥灵魂的地方。
他在通平县里独钟凤凰窝,不单单是因为梁冰湘出生在那里,更多的原因是他骨子里就喜欢亲近类似的风景优美之地。而通平县,几乎难以找得出比凤凰窝更富氧离子的地方了。
他在qq里跟梁冰湘聊茶园,聊三花乡三会村委里面的山山水水,谈自己对那里的印象,谈自己对那片山水的钟爱。说得多了,梁冰湘也被他说得自己也重新喜欢上故乡的山山水水了。
对于三花水库进三会村委的那一条山冲,当地人叫那条水,梁冰湘从小就是有点谈山色变了。她们村子为什么那么多人才出来,就是因为她们想通过读书,飞出那一重重的大山,到山外的世界里生活,瑶山的生活真是太闭塞了,也显得太落后了,采买购物、读书求学都不方便,娶媳妇也只能大部分娶山里人的女儿,山外的女孩子很少愿嫁到山沟沟里去的。
梁冰湘说,她的爷爷就是从桂岭县的一个乡镇逃难到凤凰窝的,老一辈人因为生存困难,因为躲避被抓壮丁、躲土匪,才选择躲到山里去。那是躲避乱世才不得已而为之。
新中国成立后,天下承平,山里人就又想努力奋斗,想搬到山外平坦的城镇生活了,山外讨生活相对容易些,见闻也多一些,在认知上感觉跟山里人高一两个层次。
梁冰湘的姑姑们和她三姐妹好不容易走出大山,在山外能立足,能养活自己,谁还盘算着又回到那山沟沟里去?如果还想回去,那又何必年少时那么挑灯夜读,争取考个好学校,找份好工作?直接选择在山沟沟里躺平,就能实现目标。
可是,经不住李阳对山里生活的向往和对她故乡山水的热爱,在聊天中聊得多了,梁冰湘渐渐地对老乡的山水和感情也跟着被带动了。
她在日志里,也慢慢地写起了一些儿时的故事。人就是这样,对儿时的记忆是很深刻的,儿时好玩的地方,大了老了都还记着,会说我小时候在某条小溪、某棵树下玩得很开心什么的。
梁冰湘不经得李阳的带动和浸染,慢慢的她开始用不一样的感情回望老家的山山水水,去看待老家的乡亲。她向李阳说出了她家在村里还有三百多亩的山林,有四五亩的水田,因为在老家没有至亲的亲人管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