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院里如何?”
“嗯,本就是为着他媳妇而来,住得近才好。”
晌午时候,天又开始连绵阴雨。
石菖蒲和艾草煮的水已经喂下小半碗,也不知是外祖母清热解毒的丸药起了作用还是前者煮的水起了作用,孩子的额头摸着已经不那么烫手了。
苏瑜稍稍宽了心。
袁嬷嬷低声说道:“姑娘,去歇歇吃些点心吧,早饭都没吃呢。”
苏瑜这会儿才想起自己都忘了饿了,“不吃了,一阵和午饭一起吃。”
“姑娘和孙家老太太一个脾气,遇到事情总要等事情了了才能安心用饭。”
那得看什么事吧,若是事情有把握,再大再麻烦她也能吃得下睡得香。
“姑娘,姑娘,大夫来啦。”外头采玉叫出声。
袁嬷嬷忙去打帘让大夫进来。
杜大夫左肩挎着药箱,捋着山羊须进来。先是跟苏瑜例行客套两句,尔后坐下给孩子诊脉。这主家很大方,出的诊金极高,所以他诊得极为仔细。又随口问用过什么药,苏瑜便答了。杜大夫示意将丸药给他看看,看后又说:“这药难配,确是有清热解毒之功效。”
山里多蚊虫,梧桐山庄地处山下,自然也逃不了蚊虫滋生。孙家老太太疼苏瑜,怕她夏日里不节制主动上山喂蚊虫,这才给她备了瓶清热解毒的丸药。
“小郎君是感染风寒所至发热,来前我询问了病况,用药大至正确便配下了,命人拿去三碗水煎至一碗水,一日三次,两日即可痊愈。”
“有劳杜大夫费心。”苏瑜客气还礼。
袁嬷嬷送杜大夫出门吩咐人给送回县里去,又吩咐下去煎药送来。
阴雨连绵了整日,天黑得老早。
前去县里打探谁家丢孩子的伙计回来,来不及吃口水便匆匆来回话。
“你确定么?”苏瑜疑惑得很,边问边看着夏莲为孩子换上新做好的衣裳。
那伙计恭敬立在门口,“奴才还去酒馆问了包打听,谁也没听说哪家孩子不见了。奴才也去了衙门口转悠,既无人报孩子失踪的案,县老爷也没审过有过孩子失踪的案子。”
那此子从何而来?
天上掉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