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战事的发展并未如他所愿。当斥候传来消息,称蔡瑁并未上岸迎敌,而是冲破了埋伏区域,继续往东逃窜时,张亮心中不禁涌起一丝失望。
他深知,未能全歼蔡瑁,不仅意味着敌军仍有反击之力,更让江陵之战的局势增添了几分变数。
尽管如此,张亮并未沉溺于失望之中。他迅速调整战略,一方面命人继续探查蔡瑁的去向,密切关注敌军的动向;另一方面,他则耐心等待周仓兵团的到来,以增强自身的军事力量。
张亮知道,战争的胜负并非取决于一时的得失,而是整体的战略布局与协同作战的能力。
然而,就在周仓兵团尚未赶到之际,张亮却意外地收到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管承的江州水师攻克夷道,并沿江而下。
这一消息如同一剂强心针,瞬间驱散了张亮心中的阴霾,让他重新燃起了对胜利的渴望。江州水师的胜利不仅为张亮的军事行动带来了有力的支持,更在战略上形成了重要的协同效应。
管承的水师顺流而下,迅速占领了津乡,与张亮的部队形成了犄角之势,遥相呼应。
这一战略布局使得张亮在江陵之战中占据了更为有利的态势,为后续的军事行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日后,周仓兵团终于如期赶到。经过短暂的休整,周仓兵团迅速集结,开始了对江陵城的攻击。
此时,张亮军中的一种新型武器——蒺藜弹的信息已经传开,江陵城中的守军也对此做了相应的防备。
然而,张亮并未因此而有所畏惧,他深知,战争的胜负并非仅靠武器的先进与否,更在于士兵的士气与将领的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