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随着华夏版图的扩大,不管是信息传递还是军事控制,速度和时效产生了问题,自然就会引发更多的问题,秦朝的旧六国崩坏就已经说明了这一点,而汉代刘邦的郡县制只是妥协的产物,并不能算是最好的结果。
想要更大的版图,就必须要有更好的交通。
这不是说等打下来之后,出现了严重问题才想得到的事项,亦或是即便是出现了问题,也依旧没想着去改变。
运输条件上的困难,古代是大量使用各种牲畜和工具来解决的。
可是这种解决方案,并不好,并且所有人都知道不好,可就是没有想怎么去解决问题,只想着怎么去解决有问题的人……
比如西羌之乱的时候,汉灵帝出动十万大军,配置了超过一万辆车辆用于运输粮草,即便是如此,依旧是无法满足前线需求,所以前线弹劾后方,后方举报前线。
又比如在西汉之时在关中地区,人口迅速发展,使得长安三辅的粮食产量跟不上,以至于每年都需要从关东地区,用上万艘船次运输几百万石粮食补给关中。到了唐代,关中生态更加恶化,连皇帝都要经常跑到雒阳去就食,所以山东人埋怨关中整天要粮草索要无度,关中人骂山东不知好歹不明道理……
虽然说当下长安三辅的人口还没有膨胀到巅峰时期的程度,但是斐潜不能不考虑这些问题,一方面要提升田亩亩产总量,另外一方面就是要解决运输的瓶颈。
当然,在这个星球上,没有最惨,只有更惨。
大汉选手在交通方面若是用举步维艰来形容的话,那么与汉代同期的罗马选手,几乎就是在爬行了。
汉代同期的罗马,农业生产还没有进入到轮作时代,还处于休闲制。也就是说,罗马的一块土地耕作一年后,需要更长的时间恢复地力,这意味着罗马需要几倍的土地,才能从耕作上达到汉朝的土地耕作效率。
这还没算罗马农业工具和育种技术的落后,以及对土地肥力,气候环境等方面认知的落后,同样不包括在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制度上的落后。
而罗马之外就更夸张了,很多文明都还是抛荒制呢!
也不是说在汉代当下没有效率更高的运输方式,也是有的,那就是水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