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讲课就到这里,下堂。”
孔有礼杵着拐杖,颤颤巍巍的往外走,后方传来众多孩童的恭送声。
孔有礼来这个村子已经七十年。
如今,他的年岁已经有九十。
七十年的时间里,他教导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
有些人不愿意学习,他还施粥,让这些学生来上堂。
不知学习好的人,也因米粥,而让自己孩子来学堂上堂。
学习多了,越来越多的人明白事理,他们会让自己的孩子来学堂上堂,同时给上束修。
一些孩子成长起来,更是到附近的大城之中谋求生路。
这个小的村落,也因他们而变得越加繁荣,这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
孔有礼也成了十里八乡知名的教书先生。
很多村民,乃至于城中之人,都愿意把孩子送到学堂。
用桃李满天下来形容孔有礼也不为过。
来到河边,孔有礼用铁壶打水。
进而又用木柴生火。
在噼里啪啦声中,铁壶里面的水,冒出泡泡。
水开了。
拿出上个月一名孩子父母送的春茶,孔有礼耐心煮着。
拿出两个杯子,放在桌子上,孔有礼的声音在这个时候传来,“道友,茶水已经煮好,可否赏个脸,共饮一杯。”
时染的身影从虚空中显现。
坐在凳子上,看着很普通的茶水,时染问道:“先生很喜欢教书?”
孔有礼茗了口茶,道:“我的道,便在于此。”
顿了顿,孔有礼道:“道友炼化了南域?”
时染笑道:“南域能够炼化?”
孔有礼放下茶杯,道:“道友是来度化我的吗?”
“是!”时染道:“也不是。”
“此话何解?”孔有礼问道。
“我是来杀修为达到,或者超过元婴境界的大妖的。”“嗯,还有一个前提,大妖不干人事。”
“什么叫做不干人事?”孔有礼不解。
“很简单,我觉得他不干人事,他就要死,反之,可活。”
“道友还真是霸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