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一样。
之前宰相们讨论过这个问题。
虽然意识到了就业问题,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困难,导致就业向下兼容。
但其实宰相们并不急于处理这个问题。
为什么?
这里面涉及到了两个角度。
一个是微观的个人角度,家庭角度。
另外一个是什么?是宏观的行业角度,国家角度。
这个问题的确存在。
但是,要不要解决这个问题呢?
这其实是另外一个问题。
听上去有些绕。
但事实如此。
“要不要解决高考内卷,继而改进当前制度”,这是一个问题。
前一种状态,和后一种状态,其实并没有什么优劣之分。
它的确有区别。
这个区别要怎么去形容?
用特色去形容。
这个“特色”二字,里面有大智慧。
而且非常的适合。
很多时候,方法之间是没有谁优秀谁劣势的,而是看哪一个方法更加的适合。
如今的这一种高考制度,教育的模式。
虽然有之前所提到的“目标不清晰”“基础逻辑错误”“太亏了”等问题。
但最后发现了没有,代价是谁来承担的。
是个人。
是家庭。
迷信学历,榨干家中的每一分钱供上学。
迷信高考,忽略孩子的天赋,往高考制定的人才标准去扭曲,疯狂内卷,内卷到溢出,内卷到身心健康受损。
这些事情根本就是对个体有害的。
但是对行业呢?对国家呢?
行业方面,教育行业起飞,带动了相关的各种行业,经济效应拉满。
国家方面,在高考极其内卷的情况下,国家也得到想要的人才。
换而言之。
从宏观角度来看的话,当前的教育制度是极其适合的。
如果在宏观角度里,非有什么不好的地方。
那么,就是产出高精尖人才,那种绝对的天赋扶持者,会有一定的削弱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