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阳当空,青年赤裸着背,几日下来已经晒的红肿透黑,扎着马步,姿势怪异地前进。
韩老头讲这叫武夫拳架,武夫多走刚猛一路,中原人中原人身高体壮,伟岸多力,性格憨厚,所以拳路多是大开大合,劲力迅猛,充分发挥腿长臂长的优势,放长击远,讲究“一寸长,一寸强”,因此特别注意发挥腿击的优势,主张“手打三分,脚打七分”,又有“手是两扇门,全凭腿打人”之说。
好的拳架以养气,出拳即养人。
等到一身拳意流淌,拳意神盈内敛,可谓迈入登堂入室,正式迈入武夫七品。
这方天地间,凡人除了习武就是修仙,天地大道尽在眼前,天上神灵,地下走兽,各有神彩。
余拾跟着韩老头出来已经半月有余,身材样貌早已经大变,黝黑的皮肤多处被烈日晒的开裂,瘦巴巴的身材算不得壮硕,好歹有了些肌肉,只剩下脸庞还有些当年清秀模样。
昨晚在树林里架火休息的时候,余拾忍不住吐槽道:“韩老头,往南走,咱这是要去哪?”
韩老头小口喝着镇上打来的酒,眼神迷离:“当年我身为世上第四把执剑,奉天命来这里镇守十余年年,现在东西已经物归原主,我要回家喽。”
“那你家在哪?”
余拾一听,立马来了兴趣。
韩老头啧啧赞叹,“江南好,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在江南,小孩子都送到了官府置办县塾里习读四书五经,教化礼仪、百姓安居乐业,诗歌烂漫,文化丰盛,远非这贫瘠之地所能及。
余拾撇撇嘴,问:“你那么厉害,把你的飞剑使出来,飞过去多快。”
老人没好气地踹他两脚,道:“臭小子,人心不足蛇吞象,不走过去,怎么让你历练。”
“再来两只兔腿。”
余拾闻言,慌忙逃窜,屁颠屁颠地去给老人端茶倒水侍候。
临行前,老人曾与余拾约法三章,半年时间里,如果他能达到武夫七品,斩去心猿意马,淌过问心路那边收他为徒,如果不行,那缘分自然也就到此为止。
这一路上,老人给余拾讲解各种地方的风土人情,地方县志,包括山上仙家一些风趣俗闻,使得他眼界大涨,逐渐褪去年少稚气,越发老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