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手合十在胸口。
“施主莫怪,贫僧法号明海。”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余拾在一旁匆忙回礼,小镇人向对僧人和道士及其敬重,毕竟万事都靠天和菩萨保佑,对于侍奉他们的人,平生里不敢怠慢。
顾芸的神情骤然一凝,眉头紧皱问道:“大师可从老君山而来。”
明海道:“出家人不打诳语,小僧明海和尚是也。”
顾芸脸色微微好转,连忙报上自己名号,与对方致礼。
山上人曾有大能传言,“十僧九明海”说的正是眼前此人。
七岁出家,八岁攻破《地藏经》《金刚经》《心经》等典籍,十二岁在第一届三教论道中大放异彩,孤身前往西域佛修论道苦行。
教导皇帝圣人修佛,偌大的金鸾大殿里,面对文物百官更是说出了,“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不受后”有这样的话。
“我派长辈通过密法,观地魔气萦绕,恐有大劫难发生,于是派遣弟子前来帮忙。”
顾芸礼貌地说,心里还是松了一口气,既然有这位出马,当地的事自然便可无碍解决。
只是可惜今晚袭击人的两只妖孽跑掉了,他们是元神出窍,并非本体出现。
明海点点头,道:“顾姑娘所说,贫道正有此意,但此次下山来正真目的是在追随一个小道童。”
余拾心里一惊,大师莫非说的是今天被他们抓住审问的那个。
最近小镇外乡来人不少,现在大师都仙女都来了,莫非小镇真的有大事要发生。
余拾不敢怠慢,只能先引着两人往县长官邸走去,县老爷平日里就在那里歇脚。
山脚下是一座崭新的土地祠,刷着朱丹红的外墙,神像前的香火鼎盛。
余拾向两人请求耽搁一会儿,自己独自走上前,拜了拜。
明海笑了笑,也跟着拜了拜:“阿弥陀佛,不曾想施主也是重礼之人。”
俗话说,入乡随俗,今日他跟随少年拜一拜又何妨。
顾芸一动不动站在原地,此地土地入不了她的法眼。
未得朝廷封正的土地最多就是淫祠,这种庙拜了也得不到好处,白白浪费功夫。
三人继续前行。
但余拾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