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提高急智呢!”鹿鸣书院的郎君继续感叹。
“阿嚏!”盛苑鼻子有些痒,脑袋扎到桌案下面打了个喷嚏,心里嘀咕着可能是着凉了,小声嘟嘟着,“应该带些药糖来才对,吃着也暖和些。”
“药糖还可暖身?”宁二娘听了有些好奇,她以为药糖多是消化反酸之用。
欧阳翎见盛苑揉着鼻子,就替她说:“这是太医院出的方子,是太后见苑姐儿喜欢在外面跑来跑去,怕她吹风着凉,特意让人研制出来的。”
宁二娘听他这样说,原本想问从哪儿能购得,这会儿也不问了。
倒是盛苑察觉她未说之语:“太医出了简方,他们不介意传出去,所以,等会儿我可以写下来给你,你拿回去,让厨上或者府医帮着配出来就是了。”
宁二娘见她如此说,立刻笑着道谢。
说话工夫,阮祭酒已经安排好助手将学子自己糊名的文章收上去,又特意加封了一层封纸,这才令人将文章粘到旁边告示墙上。
此时,投票的先生已围在告示墙前各自阅览,并将写着“可”的竹签放至看重的文章对应的竹筒里。
辩论台上的其余学子要待先生们投完票才能过去。
待到双方学子在告示墙站定,不约而同做的第一件事是数竹签。
“好像差别不大。”欧阳翎见四篇文章里有三篇差距很小,可以说是各有千秋,也可以说是半斤八两,端看他们文笔如何。
盛苑点点头,顾不得说话,扬着脑袋踮着脚的挨个儿文章瞧。
虽说之前跟欧阳翎说认出姐姐文章可能很小,但是心里却仍期冀能看出个所以然来。
她选择看的第一篇文章,主讲的是“国之久胜,在术在工,在百艺进步,在巧工军用。”
“这么看重技艺技术发展……该不会是云栖书院墨院女郎所作吧?”盛苑很笃定,这不是姐姐的文章,她姐姐虽很好,但是还真没这么接地气。
于是,她将这篇文章作为备投项,心说,若是等会儿找不出姐姐的文章,她就把票投这,也算是没便宜外人。
这般想着,盛苑心里不由偷笑自夸,她可真机灵啊!
第二篇策文说得是“国之久盛,在文、在武,若朝廷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