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待遇。
其他的小兵、小官最大可能是打散了重新分配到各地的牧业队。
他们也愿意投降。
如果按照老传统,投降的屠男人,不投降的全屠。
他们虽然跑到了青海,但是和漠北还是有联系的。
听漠北土谢图汗部的亲戚传来的消息说,他们现在过得可好了。实行了集体所有制。所有的草场和牛羊都是归牧业队集体所有的财产,所有人一律平等。
牧业队的管理人员都是选举产生的,每年改选一次。
工作按照职务有工钱,工钱按月发放,每人都存折,到乌兰巴托的兴禾钱庄去自己取款,没有人贪墨截留。
而且年底牧业队作为一个独立的企业,每个人都是股东,享受分红。
杨凡大汗也不收税,只是垄断了贸易权。同时,他们需要承担军事附庸义务而已。但祖祖辈辈,他们除了当牧奴外,还不是一样要上阵打仗玩命吗。
但这两年,杨凡也没有征调他们去打仗。杨凡主要是保持着战斗力警戒东边的建奴和察哈尔人。
他们日子过得逍遥无比。比在老汗王的时候不知道好了多少。
尤其是有酒喝,把他们美死了。
牧业总队自己有供销社,里面可以用皮张和土特产换各种物资。他们有空就去打猎和挖发菜、采蘑菇、挖中药材。然后换酒喝。
现在土谢图汗部的土地上修建了乌兰巴托城。听漠北的亲戚说,那个城市那叫一个雄伟啊。城里新迁徙来了好多汉人手工业者。
他们开设各种作坊。还有百货商店和各种店铺。
物资极大丰富,再也不用去大同玩命抢劫了。商店里啥都有卖的。
他们领了工资,就去消费,现在什么都能买到。简直美死了。
以前,来一支商队,他们得像祖宗一样供着,生怕他们再不来了。一口铁锅都是天价。现在,就连南方的水果都能在乌兰巴托城里买到了。一箱五斤的苹果,只要三张牛皮。
杨家的买卖,真是太便宜了。
听他们说,他们早把台吉和牧主、那颜们抛弃了。
要他们干啥,他们有啥用啊,留着吸血吗。
喀尔喀人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