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其他类型 > 明末钢铁大亨 > 第1472章 孙承宗的苦恼(祝大家新年快乐)(2/4)
议行。但向后作何给授,使军民不相妨?作何分拨,使农战不偏废?作何演练,使农隙皆兵?作何更番,使营伍皆农?作何疆理,足以限戎马?作何收保,不致资盗粮?一切事宜,该抚悉心区处具奏。”

    袁崇焕你给我详细说说,守城屯田,怎么让军民共处。明朝军队的纪律这么坏,祸害百姓更甚于匪盗。你怎么解决。

    辽人守辽土,兵民一体。具体怎么做到又种田又能打仗。

    农时敌人来了怎么办。秋收敌人来了怎么办。是打是撤。

    你说寓兵于农,那平时怎样训练,使农民具有战斗力。

    怎样轮换,让士兵不仅能打好仗,平时还能好好种地。

    怎么防守边疆,防止敌人对屯田的破坏。

    怎么把粮食收上来,不至于被敌人抢走。要是被建奴抢走了,你不是给建奴种的地吗。

    这些一连串的提问,把袁崇焕干哑火了。他根本就没有仔细分析过这些细节。只是感觉这么搞行,简单做出一个计划就上书了。具体怎么落实,能否落实,根本没有沉下心来,仔细的推敲,研究,调研。也没有和基层讨论过。具体研究如何落实,则什么都没有做。

    天启是一个非常冷静,务实的皇帝,就是寿命太短了。

    他的段位比崇祯高出太多了。他活着的时候,朝廷完全在他的掌控之中,而且财政基本可以维持。军事上巩固了辽东的防线。

    从这段话就能看得出,袁崇焕在天启心目中是什么样子的印象。皇帝其实不太待见他,只是在对东林妥协。后来他的去职早已露出端倪。

    从这里就能能看出,皇帝对他的看法。好大喜功,浮于表面,做事浮夸,名不副实。当时的人对他的评价也不算正面,“崇焕短小精悍,形如小猱,而性极躁暴。攘臂谈天下事,多大言不惭。而终日梦梦,堕幕士云雾中,而不知其着魅魇也。”

    天启对辽东问题有非常冷静的认识。

    “以朕计之,奴未必降,降不足信也;战必能胜,胜无轻谈也。蹈实而做,需时而动。正也,奇在其中矣。该抚饶为之,亦善为之。”

    这段话的中心意思是,蹈实而做,需时而动。以现在大明的情况,敌我双方的实力对比。大明根本灭不了建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