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两千六百七十九章 精彩解说(1/3)
    1984年,安阳殷墟王陵区的西北冈祭祀坑内,考古人员发掘出一件青铜单体甗,外观看起来平平无奇,令人意外的是甗内却有一颗人类头骨。

    当时这还是考古孤例,因此学者们推测这颗人头是填埋时不小心滚落进去的,并未加以关注。

    1999年,在殷墟刘家庄北地第1046号墓的考古现场,又发现了另一件装有人头骨的青铜甗,与84年出土的甗如出一辙。

    这就打破了文物孤证的局面,立刻引起了考古专家们的高度重视。经过研究检测,结果显示头骨的钙质流失严重。

    这是一个令人毛骨竦然的发现,意味着这颗头颅被人为地蒸煮过!

    青铜甗被发现时,位置在殉人的头部,这个殉人正好头颅缺失,所以专家们推测,是先砍掉殉人脑袋放在甗内进行祭祀活动,再完成陪葬。

    之后通过研究遗骸的骨骼和牙齿,学者们确认铜甗中被蒸煮过的头骨主人,是位女性,年龄只有十五岁左右。

    而且这位花季少女的牙齿保存状态非常好,说明其蛋白质摄入充足,也就是说,这名少女从小到大不缺肉食,所以身份应该是社会地位较高的贵族。

    这就从实物方面证实了商代人头祭和贵族祭的风俗。

    比如纣王俎醢周文王长子伯邑考,其本质就是一种贵族祭,这种风俗甚至一直延续到了春秋,《诗经·黄鸟》,就是秦人因子车氏三良殉葬秦穆公而痛哭叹息的悲歌。

    “对,这个‘鬳’,就是煮人头的祭礼礼仪。”周至说道:“下面这句‘其用妣辛,升’。就简单了,用,就是祭祀以谁为对象的意思,妣,是母亲的意思,辛是名字,升是吉祥的意思。”

    “不过这次结果可能还是没有让王的病情好转,于是有了第三次贞文,‘叀羌火’。”

    “叀,在现代是一个生僻字,但是在甲骨文时期却十分常见。这个字的字形从甲骨文到楷书都没有大的变化,《说文解字》解释为‘束草折竹达厶于神’,是小心谨慎而专一束草卜神’的意思。”

    “许慎认为这个字是个会意字,是用手小心地整理一捆缠束之丝的表意。”

    “然而许慎是根据小篆的字形来解释这个字的,在研究甲骨文之后,我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