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王在吴地,到达吴的太庙并主持师酉的册命典礼。
师酉簋尤其非常独特的地方,因为它保留了许多金文在过渡时期的特殊现象。如“年”“釐”“册”“秦”“朕”“宝”等字,某些部位还保留着早期金文中的肥笔孑遗,但已退化为复笔所画的圆点;此外,“文”字字形则沿用了典型的西周早期样式。
而从其书法结体来看,字迹匀美、笔意纯熟,又都是西周中晚期金文的典型代表。在行文布局方面,铭文在保持纵向自然成列的同时,并未勉强追求横向文字的整齐划一,避免陷入呆板窠臼;在字形字体方面则方圆兼施,错落有致,“太”“庙”“公”“族”等字故意进行了收放对比和笔法处理,这是书法上的一种重要手段,对变化的追求,使铭文保留了婉转流畅、跳跃灵动的意趣,也表明了那个时候的书法已经有了意趣美学上的追求,而这种追求也指导后来数千年中国人在书法上的进步。
对于研究汉字来历为本门学问,同时又喜欢书法的周至来说,这种“下真迹一等”的精美拓品,太馋人了。
“要是喜欢你就拿去吧。”麦小苗觉得这么大的一幅卷轴她拿着有些累赘:“反正我也不懂。”
“才拿了启老给你的一幅书法,又拿了袁老给你画的桃夭,这可怎么好意思……”周至到底拒绝了诱惑:“还是你先收着,等回了联和乡再给我!”
“嗯!”
到了晚上,就是周至修画和上课的时间,麦小苗虽然不大听得懂,但是看到周至给一帮比他还大十来岁的人传授各种知识和技巧,麦小苗就觉得挺光荣,两手撑着下巴在那里看周至,眼里都是小星星。
“从洪武至弘治,明代宫廷绘画与浙派盛行于画坛,形成了以继承和发扬南宋院体画风为主的时代风尚。”
“明代宫廷绘画承袭宋制,但未设专门的画院。朝廷征召的许多画家,皆隶属于内府管理,与唐宋授翰林待召不同,多授以锦衣卫武职。画史称他们为画院画家,实际上是宫廷画家。”
“洪武和永乐两朝属初创时期,机构未臻完备,风格也多沿续元代旧貌。至宣德到弘治年间,两浙与闽地继承南宋院体画风的画家,陆续应召入宫,遂使明代院画一时呈现出取法南宋院体画的面貌,宫廷绘画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