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推广应用,和多台机组组合式发展,配合大容量蓄电池组,就成了今后大方向。
对于建设风光互补发电系统,蓝天阳光公司还是相当重视的,因为这是蓝天阳光公司第一次将两者结合起来,同时还要把风电搞成多机组联合发电模式,通过将十多台10kw的小型机组组合起来,制造出一个100kw的风力电站来。
同时还要将基地的太阳能电站扩容到50kw,实现和满足“抽水储能”的需要,将大型存能设备的资金节约下来,同时满足几个山头水力调配所需。
这一整套下来,其实就巧合地变成了一个“清洁能源综合应用体系”,可谓相当的超前了。
知道了入侵公司网络的是麦明东的孙女,周至就已经不紧张了,现在干脆先去参观蓝天阳光公司。
蓝天阳光是当年从军工转民用的,再早是国家三线建设期间在蜀中建设的重点通讯设备制造单位,风力和太阳能电力设备,当时其实只是属于为了满足这些通讯设备在海岛、高原等无人区可以使用,而不得不研发的配套设施。
等到国家政策发生变化以后,这家企业也在阵痛中开始转型,好在工厂曾经与电子科大有着非常紧密的合作,依托大学技术实力,好歹实现了成功改制,最后成了学术背景浓厚的技术公司。
不过曾经的主业变成了副业,雷达变成了卫星通信设备,而当年那些配套设施如风电设备、太阳能电力设备、储电系统,反倒变成了比较受市场欢迎的主业,主要销往牧区、山区、海岛等不方便建立电站,也不方便拉电网的地方,满足一家一户单位所用。
这几个小系统设计得非常成功,尤其是ups,刚好赶上了国家信息机房大建设时期,ups机房是头等刚需,在国外设备价格十分昂贵的情况下,国产替代就成了国家解决痛点的迫切需求。
蓝天阳光以蓝天命名的一系列ups不间断电源系统,如今正在国内抢国外产品的份额抢得飞起,也直接将一家半死不活的企业变成了一个疯狂盈利的地方龙头。
“周总,欢迎欢迎啊。”因为效益很好,蓝天阳光直接收购了电子科大边上的501无线电厂,将之建设成为自己的母公司所在地,总经理邓光荣在门口亲自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