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一千九百零四章 徐半尺(2/3)
老者笑道:“同仰同仰?我们差不多算得上同门师兄弟哟!”

    “岂敢岂敢。”周至吓得都差点站不稳了:“实在想不到,三星方面把你老人家都给惊动了!”

    现在站在周至面前的这名老者,却是和王老爷子,启老爷子一样,国内收藏鉴定届泰山北斗一样的人物——徐邦达。

    徐邦达年轻时候家境殷实、交友广泛,父亲徐尧臣经营丝绸生意,不差钱,加上性情儒雅,喜好文墨书画,闲暇时热衷于收藏,凡过眼名家书画,只要相中了,便会不惜重金购进收藏。

    因此徐邦达自小就受到家庭环境的熏陶,十四岁开始师从沪上着名的书画鉴藏大家学者李涛、赵叔孺、吴湖帆传授诗词歌赋及绘画艺术,同时学习书画鉴赏。

    十八岁徐邦达花了二十两黄金买下了他绘画一脉的祖师,清初“娄东”领袖王原祁的画,最后发现这画乃是赝品,从此开始努力发奋。

    五年后,故宫重要文物南迁,万余箱的珍贵文物分批运抵沪上,后又运至南京。

    当这批文物停放上海期间,徐邦达抓住机会去库房观摩,在那里看到了这两幅真假《富春山居图》,两幅画上都有乾隆御笔分别题说其真伪。

    徐邦达仔细考证后,发现乾隆御笔题说是假的那张《无用师卷》,实际却是真的,而乾隆题了很多字说是真的那张《子明卷》,却是假的。

    这一说法推翻了清朝宫廷的定论,还黄大痴杰作以真面目,徐邦达也因此闻名天下。

    此后七八十年间,徐邦达为国家鉴考、收购、征集传世名迹接近四万件。起步时的一次走眼,并没有影响他终成为和王老爷子,启老爷子那样,一言九鼎的国家级书画“掌眼人”。

    这批古代书画基本都成了故宫博物院古书画庋藏,正是在此基础上,故宫博物院绘画馆才得以正式成立。

    八三年国家文物局专门成立的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徐邦达赫然在列,鉴定识别出八万多件书画文物。

    因为鉴定得多了,徐邦达除了着述,临摹古迹名作也成了足以乱真的高手。

    现存加拿大的奚冈《松溪高逸图》摹本,其实是他十八岁时所临,现存新加坡的张中《芙蓉鸳鸯图》摹本,其实是他二十四岁时所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