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顽贼 > 第七百一十五章 斗气(4/7)
图让皇帝听见自己的声音。

    就比如今年年初就有个叫陈启新的武举人,到正阳门外上书,表示朝廷弊病就是科举人用,应该停科目、举孝廉。

    崇祯又给这个武举出身的家伙,特授吏科给事中。

    崇祯的逻辑很正,表演归表演,但不能拿朝廷大政开玩笑。

    你想当武将,我给你武将带兵试试;你觉得科举有问题,那你就当个给事中,监察六部,纠弹官吏,看看到底谁有问题。

    但你想要点子王容易,可是等点子王真来了,你别害怕就行。

    这个月,一个叫李璡的江南籍武学生,上疏把朝廷点炸了。

    李璡上疏说,致治在足国,灾民得救、兵食有着,才能治理国家,所以请皇上搜括江南豪绅巨室,让他们自己报名助饷。

    最狠的是这个李璡请搜刮豪绅,还限定了区域,江南,而且他自己就是江南人。

    说实话,崇祯看到这封奏疏,当时就爽了。

    那是从天灵盖爽到了脚后跟,脚指头都勾起来了。

    朕早他妈想这么干了,把民间财富都掠过来!

    只是理智一直告诉他,这样搞是不行的,何况也搞不成。

    朝廷要拿钱,完全可以搞更好听的名头。

    就像过去给朝廷捐俸助饷,大臣带头,朝臣群起响应,反应也很好嘛。

    让皇上搜括豪绅巨室,这是人话?听着好像文武百官不愿给一样。

    但真蹦出来这么个浑人,上个奏疏到朝廷,崇祯确实是听爽了,心情非常好。

    而且他身边信任的近臣,比如温体仁、薛国观,别管心里咋想,至少表现出的样子,是这事要真能干好啊,那也真不赖。

    薛国观是觉得自己根本不值得被抄家,他是真没啥钱。

    倒不是绝对清廉,而是其当官的时间短。

    要说吧,是万历末年的进士,岁数也不小了,但仅在地方干过五年推官,后来就做了科道言官,在户科、兵科转圈,最后干到刑科都给事中,当了个头子。

    也才正七品。

    后来因为早年魏忠贤得势的时候,他弹劾过不少东林党;后来崇祯登基,惩处阉党,他就回家了。

    再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