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顽贼 > 第六百二十三章 不祥之兆(5/8)
广有人望,其人擅骑射搏战,在马背上是万人敌的猛将,却不幸也害病发起了高烧,难以理事。

    倒是另一名年过六旬的指挥使盛以达,在瘟疫袭来之后,抓住了第一次爆发与第二次爆发中间的空窗期,命卫所军户发给汤药、禁止聚集、洗晒被褥、开窗通风、熏艾沐浴,同时也祭祀辟邪,在家家户户和官署门口贴符避瘟。

    主打一个有用没用,全都用上再说!

    俗话说人老成精,盛以达六十多岁,啥没见过?瘟疫来了别的不说,先把这些必须要做的准备工作都做了,再说细细分析的事儿。

    潼关盛家,在有明一代的世袭指挥使里,非常特殊。

    他们家特殊在于卫所世职出身,却以文耀宗,凭科举显贵。

    两代人,出了一个都督同知、一个副总兵、一个京营参将、一个指挥使,同时还有父子两进士,先后做侍郎和尚书。

    指挥使盛以达的父亲盛讷,在家里排行第三,长兄承袭指挥使,后来升任南京前都督府同知;二哥考了武举,在京营做参将;他则考了进士,官至吏部侍郎,死后赠礼部尚书。

    眼下指挥使盛以达是盛讷的长子,他几年前过世的二弟盛以弘则同样考取进士,官至礼部尚书。

    所以盛家眼下文化人很多,后辈不仅有擅长弓马骑射的武学生,也有很好几个秀才。

    盛以达很清楚,他的这些部署对这次的瘟疫,没用。

    因为除了祭祀贴符这种谋求心理安慰的伎俩,其他对策,都是过去针对四时疫的。

    所谓四时疫,其实就是变化季节时的流感。

    古人并非对传染病缺乏认识,恰恰相反,因为医药手段、对病毒的认识都没有后世那么发达,所以对传染病的印象才更加深刻。

    只不过当时人们使用的是另一套口径,不叫传染病,就叫疫。

    疫,本身的意思就是民皆疾。

    它由病字旁和殳组成,殳是先秦时期军阵兵器,当时青铜还很贵重,普通国人大多使用木棍作战,只有战车上的贵族使用青铜器,这种在木棍上带有青铜箍和三棱矛头的兵器,是当之无愧的杀人利器。

    以至于几乎所有带‘殳’偏旁的字,都与伤害、攻击、杀戮和死亡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