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墙的张振,已经无法形成绝对优势。
贺人龙说着,就已经意识到当下的严峻形势,道:“我们是进西安,还是往西走?”
张应昌斩钉截铁,指向舆图上乾州北方:“向西,进邠州。”
邠州在乾州北部的山地,曹变蛟和贺人龙都能轻易看出进驻邠州的优势。
一来是那边有山有水,不利于大军摆开,好守;二来是临近关中平原,好出。
最关键的是他们三人都知道邠州尚在朝廷掌握之中。
早前西边得胜的情报,就是传令兵通过邠州走山路,本来要往庆阳送,得知他们进军耀州,这才送到耀州去。
这意味着那边还是一条相对安全的通道。
如今想在关中平原上找到一条安全通道可不容易,乾州、耀州、陇州、凤翔府、西安府,到处都是刘承宗的军队。
见二人都没异议,张应昌这才松了口气,直接以主将的身份下令,命三营检查军械牲畜、清点兵员,立刻拔营向西。
虽说谁都知道,战争进程通常跟计划有很大出入。
但这次还没开打友军就闷不吭声溜了,这事谁都想不到。
好在张应昌、曹变蛟、贺人龙三人虽说互不统属,但官职各有高低,没了不能自己的杨彦昌和任权儿这拱火小能手儿,反而让张总兵支棱起来了。
张应昌在天时地利人和之下,勉强取得这三营军队万余人马的指挥,满心想的都是因祸得福。
他决意进驻邠州,主要目的还是避免在接触友军前,就被元帅军包围歼灭。
只要这一万出头的军队进入邠州城,兵力对防守城墙来说足够,在城内粮草被吃完前,基本上没有被攻破的可能。
至少在张应昌看来,这是自己以一己之力,扭转了一场危机。
接下来他要看的,就是刘承宗的战略意图和兵力部署方向了。
张应昌心里也有几道预案,如果元帅军主攻西安,那他们就联系左良玉、艾万年、曹文诏、龙在田等友军。
配合他们全力进攻凤翔府的元帅军和农民军。
如果刘承宗北上,那也无所谓,他们西边的友军声势浩大,自己把刘承宗拖在邠州,足够守到凤翔光复。